Video Player is loading.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1x
0:00 / --:--

   

第四期2022-10-10

來自中國的一封家書 |來華七年學習節能減排中國經驗 土庫曼青年解鎖碳中和技術

劉佳 彭瑤

2021年,中國地級以上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率達87.5%,森林覆蓋率達24.02%,森林蓄積量達194.93億立方米,中國成為全球大氣品質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和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十年,是中國生態環境監管執法力度最嚴的十年,也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認知最深、力度最大、舉措最實、推進最快、成效最顯著的十年。

十年間,中國環境治理創下了無數個世界之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以環境治理促産業轉型的中國特色“綠色發展”之路,讓世界越來越多國家看到中國的大國責任與擔當,讓越來越多海外學子踏上來華探索“綠色復興”的求學之路。

來華7年與中國“相見恨晚” 他稱自身一半是中國基因

出生在擁有蔚藍大海、廣闊沙漠的海邊小城,土庫曼青年撒普爾從小就有著對自由的嚮往和對多元文化的包容。油氣田發達的家鄉,讓他與能源結下了不解之緣。2015年,撒普爾從土庫曼國家天才高中畢業,以優異成績通過中石油與阿姆河天然氣公司的聯合培養項目考試,來華求學。

在華生活7年,撒普爾很快融入中國,這裡可親可愛的風土人情、迅猛發展的資訊技術,無不令他更加熱愛這片土地。隨時不離手的保溫杯,以及杯裏的枸杞和菊花茶,讓他對中國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他甚至笑稱,感覺自己有一半是中國基因。他來華並産生由衷地熱愛,源於他所學的專業——能源與資源工程。

2020年,憑藉本科出色的表現和優異的學習成績,撒普爾榮獲優秀畢業生稱號,並成功申請到北京大學力學(能源與資源工程)專業直博培養項目,師從北京大學工學院教授、北京冬奧場館“冰絲帶”二氧化碳制冰技術團隊負責人張信榮。由此,撒普爾開啟了他的二氧化碳奇妙之旅。其間,他更親眼見證了中國十年節能減排、綠色發展的轉型之路和成效。

霧霾走了藍天多了 中國減碳決心堅如磐石

直到今天,撒普爾還清楚地記得,2015年的那個冬天,北京刺骨的寒風和散不盡的霧霾,令他第一次想念在海邊的家鄉。而如今,經過綜合治理,北京的藍天數越來越多了。2021年,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空氣優良天數比率達到了87.5%,PM2.5平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了34.8%。

而“降碳帶動減污”是中國環境治理的關鍵所在。2012年末,生態環境部頒布《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這是中國第一部綜合性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對全國13個重點區域進行包括控制PM2.5在內的大規模環境治理。一場有關減碳的戰役,正式在中國打響。一直從事熱力學研究的張信榮期待用自己所學,將二氧化碳變廢為寶,成為清潔能源,從而用於中國的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中。

此後,被稱作史上最嚴的《環境保護法》經過全面修訂,于2015年生效。其間,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修訂了25部生態環境相關法律,生態環境領域現行法律達30余部。在2013年至2021年間,人民法院審理的以污染環境罪定罪的案件年均超過2000件,達到歷史空前規模。中國減碳、環境治理的決心堅如磐石。

經過不懈努力,中國減碳初獲成效——2018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比2005年累計下降45.8%,相當於減排52.6億噸二氧化碳,基本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

變廢為寶,二氧化碳助力中國實現綠色發展

在政策法規的約束之外,以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為主的新能源開發,以及低碳技術的應用,也為中國的環境治理帶來積極作用。始終致力於“跨臨界二氧化碳技術”研究的行業領軍人張信榮,積極嘗試通過將二氧化碳的形態轉變,實現碳排放的正負相抵,即“碳中和”。

2016年,在論證北京冬奧會冰場制冰方法的研討會上,張信榮提出用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氨等作為製冷劑制冰。經過多方論證,該技術被正式採用,這也成為國內的首次應用。“通過冰面下的管道時,液態二氧化碳蒸發吸熱,將水製成冰;吸收熱量的氣態二氧化碳在高溫高壓下冷凝,釋放出的熱量又可用於場館供暖、熱水等。”與傳統方式相比,採用二氧化碳能源系統能效可提升30%,一年可節省約200萬度電。

如今,二氧化碳的轉化應用也常見於物流冷鏈、倉儲、採煤業等,讓製造業大國中國也走出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這同樣也是撒普爾求學中國、師從張信榮的原因。“我希望通過對二氧化碳形態的轉化,讓地下能源,包括地熱能、石油天然氣的開採與利用更加環保及高效,讓二氧化碳替代所有非天然製冷介質,讓可再生能源替代所有枯竭、高碳排的化石能源。實現零排放、零能耗,致力於全球儘快達到碳中和目標。這也是我心中的‘綠色能源夢’。”撒普爾説。

《來自中國的一封家書——我眼中的中國十年》|中國網出品

總監製:楊新華

監製:蔡曉娟

策劃:魏婧 劉佳

編導:吳聞達

記者:劉佳

文案:劉佳 彭瑤

拍攝:孫曉彤 趙超 劉維佳 吳聞達 周海偉

後期:劉佃水

審校:蔡曉娟 魏婧 張艷玲

頁面設計製作:顧榕楠 滿瑞 馬岳

宣發:吳佳潼 倪靜靜 常瑤

鳴謝:北京教育融媒體中心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往期回顧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