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面孔丨聚焦4名高原軍人,品讀他們的青春讚歌

發佈時間:2022-07-12 09:02:49  |  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  作者:房 正 鄒文川等  |  責任編輯:謝露瑩
分享到:

“鐵騎”之美

■樊文斌 文 明

【人物名片】袁凱,西部戰區陸軍某旅玉樹獨立騎兵連下士,先後2次榮立三等功。

朝陽如碎金般灑下,為高聳的雪峰鍍上了一層金邊。遼闊的巴塘草原上,騎兵連開始了一天的訓練,戰馬的嘶鳴聲傳向天際。

湛藍天幕下,一道疾馳的身影穿過閃閃發光的溪流,向列隊的新兵奔來。

突然,騎手袁凱側身從馬上墜落,在地上翻滾了六七米遠。新兵們禁不住一陣驚呼。從草地上站起來,袁凱一邊比畫著,一邊耐心地給新兵講解墜馬防摔傷的動作要領。

袁凱所在的玉樹獨立騎兵連,常年駐守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的巴塘草原上,平均海拔4200多米。5年前,結束新訓的袁凱乘車從河西走廊出發,一路向西來到這裡。

初到連隊,望著白雪覆頂的群山和狂風呼嘯的草原,袁凱的心涼了半截。“我們是榮譽連隊,這裡沒有孬種,來到騎兵連,就要長出騎兵的硬骨頭。”入連儀式上,時任指導員範文秀的一句話,點燃了袁凱心底的鬥志。他暗下決心,一定要當最優秀的那一個。

接下來,高強度的騎術訓練讓袁凱的雙臂腫得拿不起筷子,大腿內側被馬鞍磨得滲血……憑著這股狠勁兒,袁凱僅用40多天就攻克了乘馬射擊、乘馬越障、雙刀劈刺等訓練課目,過硬的軍事素質讓連隊老班長都豎起了大拇指。

入伍第2年,聽説陸軍要組織比武競賽,佩戴列兵軍銜的袁凱第一個報了名。有人説他是一時興起,也有人説他純屬攪局。可時任連長王育龍看中袁凱骨子裏的那股倔勁兒,説他是能把青春咬出一道印痕的兵。出發前,連長拍著袁凱肩膀説:“既然選擇了,剩下的就是堅持,我看好你。”

集訓隊裏,袁凱年齡最小、軍銜最低,但每一個課目他都鉚足勁頭,衝在最前面。負重越野、隱蔽行軍、露天宿營、奪控要點……50多天的集訓,他磨破3套迷彩服和2雙膠鞋,身上留下7處傷疤,終於拿到了比武入場券。正式比武開始後,袁凱與戰友一路闖關奪隘,經過36小時連續奮戰,取得團體總評第二的好成績。

載譽歸來,9名隊員受到戰友們熱烈歡迎。袁凱胸戴大紅花,昂首走在隊列最前面。年底評功評獎時,在三等功提名人選裏,全連官兵都不假思索地在袁凱的名字後面打上了勾。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站在軍容鏡前,袁凱仔細打量著鏡中的自己——粗糙的臉頰上綴了兩朵“紅雲”,嘴唇皸裂發紫,髮際線也升高了不少,實在算不上好看。他攥了攥拳頭,摸到了指尖的倒刺和凹陷的指甲。袁凱暗暗苦笑:“這就是老班長們嘴裏常説的‘高原烙印’吧!”

“高原很苦,高原很美。”在縱馬揮刀、馳騁草原的5年時光裏,袁凱終於讀懂了這句話的含義——這種“美”承載著高原軍人紮根雪域、堅守奉獻的忠誠品質,更彰顯了高原軍人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的頑強作風。

騎馬走在遼闊的草原上,凝望著巍峨的雪山,一種自豪感涌上心頭。袁凱情不自禁地哼起了那首《高原鐵騎》:“為國鎮守三江源,赤膽忠心志不移……”

<  1  2  3  4  5  >  


中國網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