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空出擊,飛行員的瀟灑英姿,令很多人著迷和嚮往。

他們雲端飛翔的背後,有一群默默守護戰鷹健康的機務兵。披星戴月、放飛守望,是機務兵日常的戰鬥姿態。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機械技師、三級軍士長廖榮民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今年9月4日,俄羅斯梁讚嘉吉列沃機場,經過數輪激烈角逐,該團機組獲得了“國際軍事比賽-2021”“航空飛鏢”項目軍事運輸機組冠軍。

機長劉威從俄羅斯空天軍領導手中接過獎盃,心中滿是自豪。走下獎臺,劉威緊緊握住廖榮民佈滿老繭的雙手,動情地説:“你的努力與付出,是我們奪冠的堅強保證。飛你維護的飛機,我們放心!”

機務兵對飛行員而言,是生命和勝利之托。飛行員的肯定,是對機務兵的最大褒獎。近年來,作為一名機務老兵,廖榮民親眼見證了我國空中運輸投送力量和航空機務事業的快速發展——

維護的飛機,從老舊機型到先進的國産中型運輸機;飛行的航跡,從內陸腹地到高原遠海,從國內到海外;執行的任務,從聯演聯訓到國際軍事比武,從搶險救災到抗疫救援……

“我這個機務兵當得值,越幹越有勁頭!”廖榮民説。

托舉戰機升空,甘當幕後英雄。廖榮民的個人經歷,是新時代人民空軍跨入戰略空軍門檻、向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空軍目標加速奮飛的一個注解,也是新時代士官人才隊伍成長蛻變歷程的一道縮影。

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機械技師、三級軍士長廖榮民——

托舉戰機升空的幕後英雄

■郭 靳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楊 進

  機務官兵進場做預先機務準備。歐陽靈超攝

“飛機是有生命的,當你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才能聽懂它的話語”

“當你的起點比別人低,想要飛得更高,就要不斷扇動翅膀,才能保證足夠升力。”回顧17年的軍旅生涯,廖榮民這樣總結。

“小時候在田間地頭看到飛機劃過天際很是興奮,沒想到有一天我能守護戰鷹翱翔天空。”廖榮民出生於瀟水河畔的湘南小村,對於飛機的第一印象,來自孩提時代的仰望藍天。

2004年,廖榮民參軍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機務兵。帶教老班長對他説:“機務兵是飛機的‘醫生’,我們的職責就是守護它的健康。”

站在威武雄壯的戰機前,他的內心激動不已。那一天,他觸摸到了屬於自己的未來空間——藍天,尋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夢想色彩——天藍。

然而,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機務兵,對於學歷不高的廖榮民來説,無疑是一個巨大挑戰。每次翻閱專業書籍,看著複雜的結構圖、公式和數據,他心裏都會有些發怵。於是,他在業務學習筆電扉頁上寫下四個字:“苦學苦練”。

“苦”字的背後是戰勝困難的決心。一個多月時間,廖榮民記下兩大本筆記,每本都被磨卷了皮,飛機的上百個核心零部件參數,硬是被他牢牢記在腦子裏。考核順利通過,他被提前放單飛,從事機械員崗位工作。

“努力與韌勁,是機務兵成長的武器。” 這種刻苦的學習勁頭,一直被他保持到今天,數十本標記了各式各樣符號的業務學習筆記,成為團裏帶教新手最直觀、最有效的學習資料。

一點點積累、一次次感悟,他漸漸地練出一種絕活——從發動機的聲音、滲油等細節方面,準確判斷飛機故障原因。“這裡既有知識支撐,也有實踐感悟,最重要的是要用心學。”廖榮民説。

“飛機是有生命的,當你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才能聽懂它的話語。”廖榮民這些年陪伴戰機的時間比家人多得多。

2006年,廖榮民與戰友們奉命參加一項重要的飛行保障任務。飛機出動前,廖榮民在例行檢查時發現,某系統真空活門有漏油現象。

廖榮民判定問題根源是真空活門卡滯。然而,要修好活門,需要拆下整個部件。眼看飛機起飛時間臨近,機組人員焦急萬分。如果拆下來修理好再裝回去,至少需要1個多小時,勢必會影響整個任務的進程。

“用嘴吸!”廖榮民找來一根軟管,吸一口軟管再吹出一口氣,反覆10余次,成功排除真空活門卡滯故障。

這樣的舉動,讓一旁的飛行員十分感動,趕緊拿來自己的水壺讓廖榮民漱口。

那一刻,廖榮民覺得機務兵的價值得到肯定。雖然不能駕機翱翔藍天,但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與飛行事業緊密相連。“不論是什麼身份,都要努力在平凡崗位創造非凡。”廖榮民説。

某型運輸機主機輪超過廖榮民體重,要順利拆裝,對體力和技巧要求非常高。有一年冬天,團裏組織崗位練兵。活動前夕,廖榮民頂嚴寒、冒風雪,在室外練習拆裝主機輪百餘次,推滾機輪上百米,手掌都磨破了皮。比賽時,卸螺帽、取零件、滾機輪……一系列動作靈巧嫺熟,贏得現場陣陣掌聲。

2016年,在空軍組織的“機務尖兵”群眾性崗位練兵比武活動中,廖榮民成功獲得拆裝機輪項目個人第一名的好成績。當戰友們請教他的奪冠秘笈時,他笑著説:“不管人生是順境還是逆境,每一天的努力都算數。為了這一天,我時刻準備著,機會一來,立刻發力。”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