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佈丨大理蒼山科考摸清生物多樣性“家底” 為保護蒼山提供重要依據
中國網10月9日訊(記者 彭瑤)沿山道而上,群巒疊翠,溪鳴、鳥啼不絕於耳,引無數遊客流連忘返——雲南大理蒼山既有聞名遐邇的好風光,更因豐富的地質遺跡資源,被譽為是一部孕育了20多億年的“天然地質史書”。2021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洱海)論壇將於10月9日下午在雲南大理舉行。論壇舉辦前夕,中國網記者走進蒼山國家地質公園,了解當地對蒼山生物多樣性的科考工作。
雲南大理蒼山國家地質公園。中國網記者 彭瑤 攝
2014年9月23日,在第六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大會上,大理蒼山被列為世界地質公園。隨著國內外對生物多樣性的日益重視,蒼山又因其豐富的生物資源備受矚目。“蒼山海拔落差非常大,從2000米升高到4000米,不同海拔梯度上棲息著不同的生物,其生物多樣性比單一平原地區高出很多。”大理大學農學與生物科學學院講師王吉申介紹,該校組建了“雲南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項目”團隊,自去年開始,對蒼山的動植物、真菌、地質、水文、民俗文化進行綜合考察。
雲南大理蒼山國家地質公園。中國網記者 彭瑤 攝
“雲南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項目,由大理州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立項資助,大理大學農學與生物科學學院負責執行,是繼1981年中英和1984年中美蒼山植物聯合科考以來,針對該區域的首次綜合科考。
雲南大理蒼山國家地質公園。中國網記者 彭瑤 攝
“考察過程中,我們會對植物、真菌採集標本鑒定,對動物會進行拍照記錄。蒼山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長尾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還有小熊貓、白腹錦雞等,我們都能通過其足跡、糞便,甚至是掉落的羽毛等,判斷它們的存在。” 王吉申説,此次科考活動旨在“摸清家底”,將為更好地保護蒼山環境提供重要依據。
大理大學農學與生物科學學院講師王吉申展示蒼山上的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黃花獨蒜蘭。中國網記者 彭瑤 攝
目前,蒼山的科考團隊“成績單”相當亮眼,包括發現蚱科新種“蒼山蚱”、蝎蛉新種“大理蝎蛉”“南詔蝎蛉”等,並獲得了雲貓、小熊貓、豹貓、黃喉貂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的實地調查數據。
據介紹,蒼山的科考工作一期將於今年結題,二期明年開始,總體科考成果或將在2-3年內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