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 > 中國發佈 >

中國發佈丨數據安全、教育平等、性別數字鴻溝 專家支招破解數字教育難題

來源:中國網      2021-09-29      作者:董小迪     責任編輯:魏婧 張艷玲

中國網9月29日訊(記者 董小迪)網際網路的加速發展,為教育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更多可能。在此過程中,如何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用?推動數字教育高品質均衡發展,有哪些隱患需要規避?在2021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與會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就此展開了交流探討。

在他們看來,“網際網路+教育”對整個教育體制有著不可逆轉的影響,數字教育能幫助縮小性別數字鴻溝、推進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但與此同時,數字技術要提高包容性,保障弱勢群體享受同等教育機會;教育數據治理要在促進數據開發利用的同時維護數據安全。

線上教育的廣泛應用,令弱勢群體難以享受同等教育機會的問題浮出水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關注殘障人士 支援無障礙教育技術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線上教學得到廣泛應用。在我國,中小學網路雲平臺自2020年2月17日開通至今,瀏覽次數已達47.73億。如何提高數字技術的包容性、確保弱勢群體享受同等教育機會,成為一些教育專家關注的問題。

根據聯合國數據,全世界有9300萬14歲以下兒童有不同程度的殘障,三分之一的學齡殘疾兒童未能上小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辦事處主任夏澤翰表示,因為缺乏支援、無法訪問網際網路、缺少無障礙軟體和學習資料,殘障學生難以從遠端學習中獲益。

“如果在創造相關技術、産品、內容和服務時,沒有考慮到無障礙的問題,殘障學生與非殘障學生的差距可能進一步加深,殘障群體可能進一步落後於人群。”為此,夏澤翰呼籲,提高教育領域的殘障融合程度,確保殘障人士等弱勢群體也能享受線上教育。

“教育産品和服務在設計、生産等各階段,都要使用並遵循通用的設計,及無障礙的原則和標準。社會可以通過提供更多的資助機制和投資,來支援無障礙教育技術的發展。”夏澤翰認為,殘障人士應參與教育數字解決方案開發的全過程,應在ICT(即“資訊通信技術”)行業中推廣通用設計原則,推廣殘障者資訊通信技術培訓,並將資訊通信技術無障礙作為其他相關學習項目的硬性要求。

“我們要確保殘障人群能被包容在使用網際網路技術的教育形式中,不能讓任何一個人落後。”夏澤翰説。

7月28日,河北省滄州市黃驊市設立的一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點,學員在學習網路直播銷售技能。新華社記者 駱學峰 攝(本圖經新華社授權使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提高女性數字教育機會 縮小性別數字鴻溝

網際網路和教育“混搭”而生的數字教育,可以加強正規教育,提高識字率,還能促進女性技能發展、提高勞動參與度,保障其生計。聯合國婦女署中國辦公室國別主任安思齊認為,數字教育讓女性更好地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有利於促進婦女,尤其是農村婦女養成終身學習習慣,並不斷提升勞動技能。

安思齊介紹,目前,全球已有超90%的工作包含數字技能相關內容。未來,大多數工作都將要求複雜的數字技能。但無論是基礎的手機軟體使用,還是高級的數據分析編程,女性的表現較男性均存在顯著差異。且由於在理工科學生中佔比較低,女性很難從科技相關的新職業機會中受益。

要彌合這種普遍存在的性別數字鴻溝,就要通過數字技能、數字科技教育,使女性儘早全面接觸數字化,幫助她們提高自信和社會資本,增強參與和領導能力,並激勵她們引領未來技術和性別平等的發展方向。

安思齊認為,中國在今年6月發佈的《關於支援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正為此提供了政策範本,“當今世界,數字技能和教育是全面參與社會發展的必備技能。所有人都應承擔起縮小性別數字鴻溝的責任,最大化地使婦女受益。”

新一代資訊技術的應用在加快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同時,也帶來了安全隱患。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加強教育數據治理保護個人資訊安全

新一代資訊技術的應用在加快教育數字化轉型的同時,也帶來了安全隱患。目前我國所有學校已全部接入網際網路。資訊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使教育數據數量攀升,類型多樣,潛在價值增加,也因此成為不法分子覬覦的對象。

早在2018年,常州大學懷德學院就發生過大規模學生資訊洩露事件。去年,江蘇省江陰市一教育培訓機構被發現通過不明渠道獲得學生資訊14萬餘條。這些案例引發了公眾對教育資訊洩露的擔憂。

教育部科技與資訊化司副司長舒華表示,教育數字轉型中積累的海量數據已成教育發展的重要資源。做好教育數據治理,加強數據收集、存儲、傳輸等全生命週期管理,保護個人隱私安全,關乎廣大師生的利益,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課題。

舒華認為,未來,教育數據治理要將維護數據安全和促進數據開發利用並重,數據收集遵循最小夠用、數據查詢遵循最小授權、數據存儲遵循最短週期、數據共用鼓勵用而不存。堅持一類數據原則上只有一個數據源,減少重復採集,並根據數據的不同類型和級別,確定不同的保護措施,重點保護個人資訊。

此外,嚴格落實數據安全、個人資訊保護等法律法規,提升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安全監督機制,及時發現並處置數據安全問題,科學評估數據活動風險也尤為重要。

中國發佈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 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 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中國網客戶端

國家重點新聞網站,9語種權威發佈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