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地震災害鬥爭的過程中,唐山人民鑄就了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這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我們今天要繼續弘揚抗震精神,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強大精神動力。
在山崩地裂中屹然挺立
■解放軍報記者 潘娣
“去新北川還是老北川?”
記者從四川綿陽汽車站乘坐大巴車前往北川,售票員特意多問了一句。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之後,北川變成了兩個北川。
行走在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曲山鎮——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所在地,一切仿佛停留在13年前。坍塌建築物中一根根扭曲的鋼筋,窗口隨風飄蕩的擰成逃生繩的窗簾,茅壩中學操場上僅剩的一個籃球架,定格了災難來臨的時刻。
距離老縣城23公里的北川新縣城,則是另一重天地。新縣城坐落在永昌鎮,名字取相鄰的永安、安昌兩鎮首尾一字,寓意永遠繁榮昌盛。一棟棟漂亮的樓房矗立在秀美山川間,道路寬闊筆直,路旁綠樹成行,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在羌族風格濃郁的巴拿恰商業街徜徉。
重建的是家園,挺立的是精神。
凝望屹立在北川新縣城新生廣場上的抗震紀念碑,那個高舉著十字鎬從廢墟中走出來的英雄,那個歡快奔跑的孩童,以及孩童身後那位臉上洋溢著幸福笑容的母親,都在告訴我們,這片曾被毀於一旦的土地,如今充滿新希望、新生機和新活力。
多難興邦。邢臺、唐山、汶川、玉樹、蘆山……在中國人民眼中,它們不僅是地震發生的地理坐標,也是中華兒女不屈不撓、眾志成城的精神坐標。一次次地動山搖,曾讓大地滿目瘡痍,卻不能動搖中華民族的萬眾一心。
一如新生廣場上抗震紀念碑背面那行大字的昭示——
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
圖左: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發生後,基建工程兵迅速趕到災區。韋漢英攝
圖右:2017年8月8日,九寨溝地震發生後,武警四川總隊阿壩支隊官兵趕赴震區,被網友稱為“最美逆行”。
生死時速
坐落在北京的鐵道兵紀念館裏,陳列著一張鐵道兵4師17團4營18連在唐山大地震中參與救援的黑白照片。來往參觀者不時駐足,透過照片回望45年前那場突如其來的災難。
“地震了!”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鐵道兵4師17團4營18連官兵從睡夢中驚醒,立即全員出發去茅山團部準備受領任務。
一路上房倒屋塌,到處是人們的哭喊呼救聲。路旁一位受傷民警看到解放軍的卡車,急匆匆向他們揮手,高喊著:“唐山沒了!請解放軍快來救人!”
震後10分鐘,18連第一時間出現在震區現場,成為首批展開救援的部隊。
和這個連隊一樣,多支駐守唐山附近的部隊在沒有接到命令的情況下,毫不遲疑地快速行動起來。
震後15分鐘,原北京軍區66軍197師黨委在操場召開緊急會議部署任務,主動擔負起唐山銀行、糧庫、商店等重點目標的警戒任務,確保了“唐山抗震期間,所有銀行沒有少一分錢”。
震後18分鐘,駐唐山某團報務員吳東亮從廢墟裏扒出報話機,向上級報告災情,成為最早的地震報告。
來自全軍各軍兵種的10余萬解放軍將士迅速集結。為了第一時間趕到受災地區,廣大官兵像戰爭年代“兩條腿賽過敵人汽車輪子”那樣,一輛輛軍車風馳電掣,一支支隊伍冒雨奔襲,一個個勇士艱難跋涉,上演著一場場“生死時速”。
32年後,汶川特大地震發生。震後僅10多分鐘,原總參謀部作戰部發出了第一道救援命令,14.6萬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源源不斷趕赴災區。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山崩地裂中,人民軍隊一次次化作利劍,劈開鋼筋水泥廢墟,成為危難時刻的“天降神兵”。“快派軍隊、派救援隊、派醫療隊。”唐山大地震後,時任開灤煤礦唐山礦工會副主席李玉林飛車進京見到國家領導人時的急切呼喊,成為後來中國開展地震救援的“通則”。
“早到一分鐘,就能多搶救一些群眾,就能多減少一些損失。”與死神賽跑,與時間競速,是救災官兵的堅定信念。從邢臺地震到唐山大地震,再到汶川特大地震、玉樹地震、蘆山地震,在一次次爭分奪秒的生命救援中,綠軍裝給災區群眾帶去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