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6日電 通訊:借“光”生金 綠色發展——拉美記者眼中的中國一村莊脫貧經驗
新華社記者席玥 陳瑤
一説起中國脫貧攻堅取得的重大成就,阿根廷記者艾倫·伊尼戈一下子就想起了那個曾被她寫進報道的中國脫貧實踐“樣板村”——李家灣。
2018年7月,伊尼戈同來自巴西、墨西哥、秘魯等國的十余名拉美記者一起從湖北武漢出發,冒著40多攝氏度的高溫,驅車輾轉來到黃岡市黃州區李家灣村參觀採訪。
走過簡樸整潔的民房,一排排太陽能光伏板在烈日照射下熠熠閃光。這讓本因炎熱倍感疲憊的伊尼戈來了精神。
“我沒想到能在這麼偏遠的小村子裏看到如此景象。”更令伊尼戈好奇的是,李家灣是如何實現脫貧致富的。
李家灣地處湖北省東部,是黃州區最偏遠的村,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暢、産業基礎薄弱,曾經經濟發展滯後。
“李家灣環境秀麗,進村的道路平坦,人車出入方便,一些村民安靜地做著農活,孩子們在一所小學裏上課。”伊尼戈回憶走進李家灣的第一印象。
除參觀走訪外,伊尼戈一行還同李家灣村幹部交流座談。在座談會上,伊尼戈發現了解密李家灣脫貧的“鑰匙”。
“湖北當地光照充足,太陽能資源豐富,李家灣發展光伏産業正是利用了當地的自然資源優勢。”伊尼戈介紹説。
2016年7月,黃州區首家分佈式村級光伏電站在李家灣村並網發電,年均發電量在6萬至7萬度,所獲收益由村集體、貧困戶按比例分配,其中貧困戶收益佔比在60%以上。
“對勞作的農民來説,盛夏毒辣的太陽本是困擾,但光伏電站建成後,太陽變成了農民致富的渠道。”伊尼戈説。
座談期間,她還了解到,目前村裏用電不僅自給自足,還把盈餘電量賣給國家電網來為村裏創收,同時借發展光伏産業創造了更多就業崗位。
與伊尼戈同行的巴西記者埃利奧·羅沙感嘆:“中國非常重視鄉村經濟,不僅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大城市注重可持續發展,這種模式也走進了內陸城市和鄉村。”
更令伊尼戈驚喜的是,參觀兩年後,中國鄉村借“光”生金、綠色發展的脫貧經驗也傳到了阿根廷。2020年9月,在阿根廷北部胡胡伊省的高原地區,中企承建的阿根廷高查瑞3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營,為當地貧困村莊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據介紹,這個南美最大的光伏電站,在建期間為當地提供了約1500個就業崗位,解決了周圍十幾個村莊的就業問題。運營後,每年可為當地政府帶來約5000萬美元的收入,有助於改善當地民生。此外,隨著當地用電緊張狀況的緩解,藥材加工業和旅遊業得到了更大發展,經濟産業更加多元化。
伊尼戈説,這是中國光伏産業扶貧經驗走向海外的生動案例。“光伏産業扶貧利用了大自然饋贈的資源,有益於環境,是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