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努力實實在在減少了貧困人口數量。除了專注自身發展,中國積極同各方分享扶貧方案和經驗。”聯合國糧農組織水産養殖處處長馬賽厄斯·哈洛特日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聯合國糧農組織高度關注中國的減貧舉措及其積極影響。

2000年,哈洛特第一次訪問中國,在雲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研究稻田生物多樣性。他看到,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並擴大養殖規模的方法不僅豐富了當地農民的飲食結構,還讓他們增加了收入。稻田養魚為精準扶貧及“一村一品”工程作出了貢獻。獲評“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後,稻魚共生系統還帶動了生態旅遊的發展。哈洛特説:“中國在水産養殖方面有悠久的傳統,並且不斷發展創新。”

2016年,哈洛特再訪中國,與當地夥伴和專家一起參加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區域研討會。來自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寮國、緬甸等國的代表實地考察了雲南紅河哈尼梯田的“稻漁共作”模式。“當地民眾手把手傳授經驗,這段經歷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我的辦公桌上仍然擺放著那時候的工作合影。”2018年和2019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上海海洋大學聯合舉辦了兩次國際研討會,與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區稻米生産國代表分享經驗和創新方式。去年,聯合國糧農組織還與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簽署了“關於加強漁業和水産養殖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中國在減少貧困方面成就非凡。8億多人口擺脫貧困,佔全球減貧人口的70%以上。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目標後,中國將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哈洛特對精準扶貧理念印象深刻,他認為,中國扶貧減貧的重要經驗是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精準扶貧涵蓋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改善教育、文化、就業、收入、社會保險、醫療服務和生活條件等,還有助於解決環境問題,這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至關重要。”

中國積極支援並參與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手拉手”等務實合作倡議,致力於推動全球農業轉型升級和農村可持續發展。哈洛特認為,中國的成功經驗一定能幫助更多國家實現人民生活幸福的願景,吸引更多人加入到減貧及可持續發展事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