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少老年人使用“健康碼”遇到困難,凸顯了當下老年人面對社會智慧化、數字化難以適應的問題。在幫助老年人適應數字化發展、享受數字化發展便利方面,民政部門有哪些計劃和安排?23日,民政部在京召開2020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佈會,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在回答上述問題時表示,當前,智慧技術、資訊技術日新月異,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但是也出現了不少老年人沒有智慧手機、不熟悉智慧化設備操作導致遇到許多困難和麻煩等問題,下一步,民政部將以老年人為中心,推動解決老年人在民政服務中遇到的智慧技術困難。

李邦華表示,首先是要加強培訓指導,鼓勵村(居)委會社區工作者、志願者、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家屬等,幫助老年人使用智慧手機、資訊平臺等新技術,幫助廣大老年人克服不會用、不敢用、不能用智慧技術的困難。“比如2020年修訂的《養老機構管理辦法》就提出‘養老機構應當為老年人家庭成員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提供便利,為老年人聯繫家庭成員提供幫助’,如果老年人住在養老機構中,養老機構可以為他們提供相關培訓、輔助服務。”李邦華説。

其次是在民政服務領域繼續保留人工服務、面對面的服務方式,確保老年人即使無法使用智慧設備,也能辦理相關業務。同時,在民政服務領域運用智慧資訊技術時,要堅持適老化原則,避免給不熟悉使用智慧設備的老年人增加負擔。李邦華表示,“此外,要聯合相關部門,深入研究老年人在智慧技術中遇到的困難,提高涉老智慧産品的適老性,滿足老年人在出行、就醫、預約服務、線上消費等方面的需求。”

“我們知道養老院院長是養老院的當家人,老年社會工作者是養老服務的專業化人才,這兩部分人的能力和素質會直接影響到養老服務的品質和水準。因此,加強這兩部分人員的隊伍建設,對提高養老服務品質水準十分關鍵。”李邦華介紹,為此,民政部聯合人社部等制定《關於實施康養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的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門要做好養老院院長和專兼職老年社會工作者培養培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