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説,國慶返鄉的主題已變成催婚大會。因“被相親”而離家出走、為逃避父母的相親安排而選擇留守工作地等新聞不時挑動年輕人的神經。

抗拒相親,似乎成了年輕人身上的一個標簽。不過,在相親市場中,還有部分年輕人毫不掩飾對相親的渴望。十一黃金週期間,中新經緯記者採訪了多名有相親意願和經歷的年輕人,一起來聽聽他們的相親故事吧!

相親也要KPI

週末,小美坐在咖啡廳裏修改自己的“簡歷”。一張A4紙上鋪滿了小美的個人經歷:27歲、國外TOP大學碩士畢業、年收入30萬、父母名下均有公司等資訊。另外,小美5張精修自拍躍然紙上,引人注目。

她製作簡歷不是為了找工作,而是為了相親。“大家都很忙的,誰會花時間了解你?把時間花在刀刃上,簡歷是最基本的社交通行證。有什麼硬性條件也要大膽甩出來,彼此是什麼樣的,趁早心裏有數。”

2018年,小美留學回國,入職北京的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平常工作繁忙,連下班後的時間也貢獻給了公司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關鍵績效指標)。

工作上注重效率的小美認為相親也要高效,她給相親制定的KPI是“每週與至少一名男生互遞簡歷”。

對於“相親簡歷”,大部分男生表示不滿,覺得自己像被明碼標價的商品,便將小美拉黑,但也有一個男生甩出更加精緻的簡歷,這讓小美瞬間刮目相看,好感倍增,“有挑戰性,是我喜歡的類型”。

男生的家庭背景與個人能力與小美不相上下。小美心動了,對男孩的好感度飆升至90%,遂約線下見面。

共進晚餐後,小美發現,背景匹配度再高,倆人交談也並不來電。而且,因為工作原因,小美需要到各地出差,兩人也漸漸淡了聯繫,淪為好友列表中的透明人。“比起門當戶對,互相喜歡,這種感覺更重要。”小美感嘆。

資料圖:浦東國際機場。中新經緯 林琬斯 攝

渴望一場“包辦愛情”

“我爸居然給我拒了一場相親邀請,看來我得不動聲色地讓他知道我可能需要相個親。”小金的朋友圈引來大學同學的圍觀:“你才23歲,急啥?”

2020年,剛畢業的她一頭扎進北京的傳媒行業,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除了男同事,小金平均一週與不到3名男性對話,更別説脫單。小金不禁感嘆:“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認識更多的男生。”

2019年,珍愛網發佈《2019Q1單身人群調查報告》顯示,單身男女首次相親年齡不到23歲,近半數95後擁有相親經驗。

離家2000公里,也遠離老家的關係網,小金的父母覺得她還年輕,有選擇的餘地,而小金卻比誰都渴望“包辦愛情”。

近年來,一些“相親鄙視鏈”的文章時常刷屏,這也讓自嘲為“三無人員”(沒房沒車沒戶口)的小金感到幾分焦慮。直接擊中她的,是北京玉淵潭公園的一場相親會,一位大媽手上的A4紙寫著:“1998年出生女孩、身高168cm、常青藤大學畢業、北京土著、收入穩定、家裏兩套房。”

“這樣的女孩還缺對象?”小金在感到不解的同時也對自己在相親市場上的“行情”充滿了擔憂。

與小金的父母不同,小穎的爸媽嘴上説著不著急,實際上每次拜佛都要替女兒求姻緣。大學畢業就考上家鄉公務員的小穎光在去年一年就相了30次親。豐富的相親經歷也讓她總結出了經驗:老師、醫生與公務員,這三個職業堪稱相親場上的“香餑餑”。不過,儘管如此,身為別人眼中“香餑餑”的小穎至今仍未成功脫單。

從24歲到29歲,父母托親戚朋友介紹的相親對象年齡從比小穎年長5、6歲,到比她年輕1、2歲。

對於相親,小穎的態度是“不嫌多”,她認為,親戚朋友介紹相親的優勢就在於利用豐富的人生閱歷,幫自己規避婚戀風險。

花5元嘗試“一週cp”

1999年出生的柏霖是北京某高校大三學生,他自述在談戀愛上零經驗,此前最接近脫單的時刻是“玩遊戲時組的官配cp(情侶配對)”。

作為每天都在做項目的工科男,柏霖的交友圈子並不大,身邊的女生寥寥無幾。最近,學校舉辦了“一週情侶”交友脫單活動,在室友的慫恿下,柏霖花了5元報名參加,“愛情不是你想買就能買,若5元能夠換來一段緣分,那也很值得了。”柏霖表示。

據了解,在“一週cp”活動中,工作人員會根據參與者的喜好為其匹配cp,雙方共同完成一週不同主題的打卡任務,破冰並互相了解對方,兩人可以從朋友做起,也可以隨時推進交往進度。“如果有感覺,7天結束後可以繼續交往,如果不來電,也可以隨時分手,沒有壓力。”柏霖向中新經緯記者介紹道。

匹配結果出爐後,柏霖和校友小橘組成了“一週cp”,“儘管是通過介紹認識,但我們更注重精神層面的交流,和把物質條件擺上臺面的相親還是有些不同的。”

一開始,小橘認為,打著“一週cp”的名頭難以付出真實的情感,但和柏霖的交談讓小橘改變了想法。他們一起上課吃飯,分享中意的音樂,他們一起“吃雞”,也互相傳過照片,彼此成為對方生活中的調味劑。

柏霖為小橘做的炒麵。受訪者供圖

活動開始後的第4天,柏霖告訴中新經緯記者,兩人每天完成著群主發出的情侶任務,也逐漸成為了這次活動裏堅持到最後的幾對之一。“其實,不管結果如何,至少我們勇敢向前邁出了一步,我們的故事未完待續。”柏霖説。

(應採訪對象要求,小文、小穎、小美、柏霖、小橘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