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日電 題:照亮前行方向的希望之光——記習近平主席出席聯合國成立75週年系列高級別會議

新華社記者周宗敏 陳贄 韓墨

2020年,人類剛剛踏進21世紀第三個十年的門檻,一連串艱難挑戰便直撲而來: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萎縮滑坡,全球化進程遭遇逆風,霸權主義、單邊主義陰霾陣陣……“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面對這一時代之問、命運之問,多少人感到徬徨迷茫。合作還是孤立,團結還是分裂,拉手還是松手,人類社會面臨重大抉擇。

9月的紐約,疫情深鎖。聯合國成立75週年系列高級別會議以前所未有的視頻方式舉行,全球矚目。

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出席系列會議並多次發表重要講話,回顧歷史,直面現實,以平實的話語、深邃的思想和有力的號召,為深陷至暗時刻的世界指明前行方向、點亮希望之光。

端起歷史望遠鏡:“國際上的事大家商量著辦”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相互影響,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各國人民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期待更加強烈。”9月22日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習近平主席對時代大勢作出清晰論斷。

風雨兼程,以聯合國為核心的戰後國際體系走過了75年。撫今追昔,唯有端起歷史的望遠鏡,才能在曲折幽深的歷史時空中,深刻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起承演變。

20世紀以來,人類經歷了兩次慘烈無比的世界大戰,也見證了戰後社會生産力的極大躍升。廣大發展中國家紛紛走上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道路,然而世界貧富鴻溝遠未填平、發展失衡問題遠未解決。經濟全球化帶來大聯通、大融合,單邊主義、“逆全球化”卻不斷試圖讓割裂、阻塞捲土重來。

如今,百年變局與新冠疫情相互疊加之下,世界的迷霧、亂象不是更少了,而是更多了:“退群”“甩鍋”“脫鉤”氾濫,霸權、霸淩、霸道橫行,冷戰思維、零和心態、強權政治屢屢衝擊國際秩序和道德底線。世界再次來到關鍵的十字路口,人們有徘徊迷惘,有回眸反思,矚望穿雲破霧的思想力量。

“世界問題多得很、大得很,全球性挑戰日益上升,應該也只能通過對話合作解決。”9月21日的聯合國成立75週年紀念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再次呼籲,國際上的事“大家商量著辦”。

“商量著辦”,這是多邊主義的中國表達,詮釋著國際關係民主化的真諦,蘊含著中國對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推動國際體系變革的深刻思考。

2013年3月,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在南非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時,就鮮明提出:“一國的事情由本國人民做主,國際上的事情由各國商量著辦。”

語句平實,意蘊深邃。“商量著辦”這句話,此後還出現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中阿合作論壇、中法全球治理論壇等許多重要多邊場合。相互尊重、一律平等,不僅是聯合國憲章首要原則,也是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講臺多次闡釋的主題。

——“世界的前途命運必須由各國共同掌握。世界各國一律平等,不能以大壓小、以強淩弱、以富欺貧。”

——“我們要堅持多邊主義、不搞單邊主義;要奉行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扔掉我贏你輸、贏者通吃的舊思維。”

——“各國關係和利益只能以制度和規則加以協調,不能誰的拳頭大就聽誰的。”

——“我們要摒棄一切形式的冷戰思維,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的新觀念。”

秉持公道、堅定自信的話語,超越傳統國際關係理論,回答了“21世紀國與國應該如何相處”這個關乎人類持久和平的重大問題,在全球引起廣泛共鳴。

“所有人都希望擁有一個和平、可持續的和公平正義的國際社會。”第七十三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埃斯皮諾薩説,“習主席著眼于更大的合作、更廣泛的對話和應對全球挑戰更大的集體責任。”

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提出,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

兩年後,“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被寫入中共十九大報告,內涵進一步豐富,路徑也更加明晰。

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中國是倡導者,也是踐行者。2013年以來,習近平主席41次出訪,足跡遍及五大洲69個國家。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主席同57位外國領導人及國際組織負責人73次通電話,出席9場重大多邊活動,引領中國全方位參與國際抗疫合作。截至9月底,中國向34個國家派出醫療專家組,向150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提供280多批抗疫援助,同180多個國家舉辦專題視頻會,為人類大家庭團結“戰疫”作出重大貢獻。

從設立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到向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義應對計劃提供資金支援;從累計派出4萬餘人次維和人員、加入新的聯合國維和能力待命機制,到積極參與解決朝鮮半島核、伊朗核、阿富汗等重大地區熱點問題,中國始終堅持多邊主義原則,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踐行共商共建共用的全球治理觀,成為促進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的關鍵力量。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世界和人類作出的貢獻不僅在於創造了多少物質,還在於提出了什麼理念。”希臘前總統帕夫洛普洛斯説,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國主張和平、和諧和平衡,“為解決各種全球性問題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鑒和方案”。

握緊發展金鑰匙:“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

“和平發展、開放發展、合作發展、共同發展”,是習近平主席一以貫之加以推動的全球發展觀。如何讓各國都成為全球發展的參與者、貢獻者、受益者,是習近平主席反覆談及、多次闡釋的重要話題。

在聯合國成立75週年紀念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再次呼籲,要把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框架突出位置。

4年前,正是在習近平主席推動下,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首次將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首次圍繞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系統性行動計劃。

“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順風車’,一起來實現共同發展。”5年前的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習近平主席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宣示中國發展理念。

“面對經濟全球化大勢,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裏假裝視而不見,或像堂吉訶德一樣揮舞長矛加以抵制,都違背了歷史規律。”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針對近年來興起的“逆全球化”思潮,習近平主席如此勸誡。

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上,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指出,面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正確的選擇是,充分利用一切機遇,合作應對一切挑戰,引導好經濟全球化走向。

烏克蘭基輔國立語言大學高級研究員梅茲柳克説,經濟全球化大勢不可逆轉,但也應看到全球化進程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在推動全球化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的過程中,中國力量尤為關鍵。

關鍵時刻,理念先行。“各國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習近平主席為疫情籠罩下的全球經濟把脈開方,呼籲各國直面貧富差距、發展鴻溝等重大問題,旗幟鮮明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致力於實現“既平衡又充分”的發展。

習近平主席通過視頻向世界宣告,中國不追求一枝獨秀,不搞你輸我贏,也不會關起門來封閉運作,將逐步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從實施外商投資法、擴容自貿試驗區,到發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再到多次削減關稅、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中國始終秉持開放包容理念,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與世界共用發展機遇。

中國主張,言出必行。中國方案,攜手共贏。耕耘七載,共建“一帶一路”已成長為世界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兩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吸引數千家各國企業參加,為遭遇阻滯的國際經貿通脈祛瘀;中國首倡創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承載著廣大發展中國家經濟騰飛的夢想,已向24個成員提供總額近2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在中非“十大合作計劃”基礎上繼續重點實施“八大行動”,新時代中非互利合作步入新階段。

習近平主席説,把本國利益同各國共同利益結合起來,努力擴大各國共同利益匯合點,建設和諧合作的國際大家庭。中國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

扶貧脫困和包容發展,是世界的大事,也是中國領導人的心頭事。“40多年來,我先後在中國縣、市、省、中央工作,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習近平主席曾這樣説。

齊心奮進,久久為功。2020年,中國將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中國絕對貧困問題將得到歷史性解決!

世界發展要進入更加平等、包容、可持續的軌道,婦女事業是衡量的重要尺規。中國始終是全球婦女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5年前,正是在中國倡議下,全球婦女峰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

5年後,在10月1日的聯合國大會紀念北京世界婦女大會25週年高級別會議上,習近平主席提出4點主張:幫助婦女擺脫疫情影響、讓性別平等落到實處、推動婦女走在時代前列、加強全球婦女事業合作,並倡議在2025年再次召開全球婦女峰會。

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佩裏説,中國一直致力於與全球各國共同努力、合作共贏,以負責任態度不斷為全球發展作出貢獻。

豎起前行方向標:“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要超越國家、民族、文化、意識形態界限,站在全人類高度,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9月23日晚,習近平主席通過視頻方式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時説。

海外媒體注意到,習近平主席此次出席聯合國系列活動,一個關鍵詞貫穿始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多重挑戰比比皆是,多邊辦法屈指可數。”古特雷斯這樣描繪當前紛繁的國際局勢。習近平主席站在歷史和全人類高度,系統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世界共同發展進步指明方向。

歷史回到2013年3月,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大禮堂。正是在那裏,習近平主席首次向國際社會提出,這個世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此後7年多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體系不斷完善,理論內涵不斷充實,成為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內容和新時代中國引領人類文明進步方向的鮮明旗幟。

2015年金秋,習近平主席首次登上紐約聯合國總部講臺,為世界清晰擘畫“五位一體”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總佈局、總路徑。講話結束後,現場掌聲經久不息,多國領導人上前同習近平主席握手祝賀。

2017年伊始,習近平主席在日內瓦萬國宮發表主旨演講,進一步系統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一場47分鐘演講,響起30多次掌聲,講到關鍵處,幾乎一句一次掌聲。

如今,面對“雲端聚首”的各國領導人,面對後疫情時代諸多挑戰,習近平主席給出的中國答案堅定而具體:

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樹立大家庭和合作共贏理念;堅定不移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動疫情後世界經濟“綠色復蘇”;堅持走多邊主義道路,秉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使全球治理體系符合變化了的世界政治經濟……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評論説,中國領導人在聯合國舞臺“勾勒出中國對世界的願景”,展現了中國在聯合國和世界秩序中負責任角色的形象。

對未來負責,更為人類盡責。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題中之義。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習近平主席鄭重宣告,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則重磅消息迅速通過網際網路傳遍世界。

美國前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第一時間發表評論:這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一步,“必將對全球氣候治理産生變革性影響”。

在9月30日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各國要同心協力,抓緊行動,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共建萬物和諧的美麗家園。

和合共生、和而不同,是根植于中華民族歷史深處的文明觀。回顧習近平主席在國際舞臺上的外交活動,文明交流互鑒總是佔有特別的分量:

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講述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交流對話的歷史記憶;在紐約,向聯合國贈送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景泰藍工藝製成的“和平尊”;在希臘,與希臘領導人參觀雅典衛城博物館,共赴“文明之約”;在埃及,漫步于古老的盧克索神廟,回憶中埃文明交流往事……

習近平主席多次講,文明沒有高下、優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別。文明差異不應該成為世界衝突的根源,而應該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中國正力倡變文明差異為文明和諧、文明衝突為文明共生。

百年變局之下,中國與世界的聯繫從未像今天這樣廣泛、密切;中國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影響,也從未像今天這樣全面、深遠。

“世界正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讓我們重申對多邊主義的堅定承諾,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聯合國旗幟下實現更大團結和進步!”

非常時期的聯合國會議,註定將在歷史上鐫刻下鮮明的中國印記。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思想光芒,定能穿透戰爭、災害、貧窮、落後的陰霾,指引人類邁向更加光輝燦爛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