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下午,北京市政協和市委統戰部聯合召開議政會,市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圍繞“完善城市體檢評估機制,加快城市副中心建設,提高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實施水準”建言獻策。
市政協常委,致公黨北京市委常委,北京市弘都城市規劃建築設計院總規劃師許檳説,副中心“控規”中對各類存量空間和文化傳承開展了專題研究,提出採用更新形式進行規劃實施的城鄉工業用地約302公頃、佔52%,其中還有2處工業遺産。目前通過相關部門的積極推進,副中心一些工業存量空間經過規劃、建築和景觀等創意設計,將更新為家園中心、政務大廳和設計小鎮等新功能,非常期望副中心工業遺存的更新實踐能成為全市的樣板。
許檳建議應儘快開展副中心工業存量保護與利用專項規劃,為規劃建設的高效推進和管理決策提供技術支援,在現狀資源評估方面,應完善工業用地名錄和基礎資訊,建立科學全面的工業遺存評價體系,出臺可指導保護傳承文脈的技術指引。在適用性利用方面,應重視權屬單位發展訴求與規劃管控的對接,落實污染治理和環保達標的要求,分級分類確定規劃,明確宗地更新中需要提供的公共空間和設施的功能、規模、佈局等要求,探討通過零星宗地的更新實現規劃系統的優化與重塑。
此外,在對存量空間更新的過程中,受既有條件的制約,從使用的效率、便捷、舒適等出發,常將多元化的需求通過功能複合、空間融合等方式進行統籌安排,常為獲得綜合效益而提供面向公眾開放的服務設施或空間環境。因此會涉及到用地性質混合、建築空間相容,以及地上地下功能協同、室內外空間過渡、公共空間提供等。建議研究不同混合類別的土地出讓辦法、不同公益性貢獻的規劃補償條件,以及不同政府職能部門或機構在空間管理的責任劃分等,出臺可支撐規劃理念落實的具體措施。
許檳説,未來北京作為聯合國全球創意城市網路“設計之都”的部分管理職能、設計單位和研發機構將陸續落戶副中心,並助力規劃實施。在高品質發展要求下,以往以空間功能安排為主的串聯設計方式,先規劃再建築、配景觀營環境、找運營填業態,以及先室內後室外已難以實現高品質空間更新的營建要求,應依託北京豐富的規劃、建築、景觀、環藝等方面的創意設計人才和技術優勢,在副中心建立常態化的專門技術協作平臺,實現不同專業間的交流與融合、不同項目間的統籌與協同,助力“設計之都”的高水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