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魯甸縣卯家灣易地扶貧安置點。(3月15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新華社昆明/貴陽9月18日電題:扶貧搬遷:中國的現代愚公移山
新華社記者王長山、王新明、李凡、林碧鋒、彭韻佳、華洪立、韓松
33歲的雲南昭通農民季義雲曾經住在不通公路的大山裏,她9歲的小孩上學要徒步3小時,清晨5點出門,遇到雨雪很是困難。
不久前,政府讓她和其他貧困戶搬到了山外安置點。“新學校就在樓下,幾分鐘就到。”她説。
她入住的靖安新區是中國最大跨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之一,集中了從昭通6個縣(區)貧瘠山區搬出的4萬農民。
雲南省昭通靖安新區。(8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小區陳列館展示了搬遷前的照片:灰色雲霧籠罩的高山上,孤零零散落著茅草房或土石屋,崎嶇小塊土地上稀落種著玉米馬鈴薯,自來水和公路通達不了。
小區則是另一番面貌:十幾層的高樓林立,分佈著色彩鮮艷的學校、文化活動中心、商店和工廠。
像這樣的萬人以上搬遷安置點,昭通有9個。“昭通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地級市,97%的地域是山區,許多地方不具備生存發展條件,只能把人搬出來。”昭通市委書記楊亞林説。
搬遷了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
楊亞林稱這為“現代愚公移山”。與愚公挖掉大山不一樣,如今是政府在靠近城鎮的宜居地建設新居住區。幾年來,昭通搬遷了36萬人。
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讓7億農村人口擺脫貧困,剩下的500多萬要在今年全部脫貧。中國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10億以上人口整體邁入全面小康的國家。
全國各地採取的脫貧措施多種多樣,易地搬遷是一個重要手段。這形成中國歷史上罕有的大規模移民。
據國家發改委透露,截至目前,“十三五”規劃的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已基本完成,有930萬貧困人口喬遷新居,走出“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自然條件惡劣地方。這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
全國22個省(區、市)已建成集中安置區3.9萬個,建成安置住房260多萬套。
5年來,與雲南同處中國西南部的貴州省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88萬人,成為全國搬遷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省份。
圖為8月3日拍攝的貴州省畢節市柏楊樹搬遷小區一景。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貴州畢節的貧困農民楊青中2018年搬到安置點。他原住的山中土石屋僅有40多平方米,他和妻子、小兒子擠睡一張床,女兒們擠睡另一張床。
現在他家6口人住進了鋼筋混凝土大樓,有四室兩衛一廳,政府還為他們配備了電視機、電冰箱和廚具。
雲南鹽津縣的搬遷農民邵光前説,現在可以天天洗澡了,以前一週才用木盆接水洗一次。
建房和搬遷的費用由政府支付,農民不用掏錢。他們要做的只是同意搬出來。
“但最初有些人不願搬。”貴州省赫章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兼統戰部長于剛説,他曾任負責搬遷的縣移民局長,“貧困戶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不清楚外面的情況,怕沒有吃穿、怕沒有工作、怕受人欺負。”
赫章縣整體搬遷了115個自然村寨。其中的撥拉組有32戶、139人,住在海拔兩千米的山上,進村只能走7公里的一條荊棘密布的羊腸小道。農民靠種玉米馬鈴薯養不活自己,政府每年要發救濟糧。
8月5日,記者和工作人員沿著荊棘密布的羊腸小道前往貴州省赫章縣撥拉組搬遷前的舊址。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扶貧幹部李天艷説:“全村就馬貴學家工作最難做。他和妻子生病,兒子有精神疾病,只有兒媳是勞動力。家裏還有3個孫女。馬貴學不願搬,怕出來後沒地種。”
于剛説,幹部們想了各種辦法——找村民信任的熟人去勸説,為他們算“子孫賬”“人生賬”“經濟賬”,又讓他們試住新房,幹部還做擔保,才打消了顧慮。
李天艷説,為幫村民搬遷,80名幹部進山忙了15天。“老的老,小的小,人背馬馱。床、櫃、棺材,一併運出來。正值冬天,雪積凝凍。我們用挖掘機挖了一條路。有的村民行動不便,是坐在挖掘機的鬥子裏出來的。”
靖安安置區臨時黨工委書記周祥説,搬遷那個月,他幾乎沒怎麼睡覺,睏了只在車上瞇一會。
魯甸縣卯家灣安置點的幹部馬江濤説,剛搬來時,小區派出所接警最多的,是找人。“山民第一次見到樓房,覺得長得差不多,許多老人走失。”
於是,幹部們在每棟樓的墻上畫上貓兒花兒等圖形,以方便辨識。
楊亞林最操心的是就業。“能務工的儘量務工,我們組織搬遷戶去浙江、江蘇、廣東等地打工,解決他們搬遷後的生計問題。”
由山民變成新型的城裏人
貴州畢節的搬遷小區柏楊林街道的新樓裏貼滿務工需求。街道辦事處主任唐玉江説,小區的勞動就業服務中心不停聯繫推介省外工作崗位。
8月3日,一位搬遷戶在貴州省畢節市柏楊樹搬遷小區扶貧車間內編藤藝。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
年紀大些、行動不便或有其他困難的人,則在小區新建的扶貧車間上班。56歲的楊青中以前打工受傷落下殘疾。街道安排他在扶貧車間學編藤椅,現在他一天能掙45塊錢。
馬貴學的兒媳盧國敏來後,先後在食用菌基地和家政服務中心工作,月收入1300元,養鵝還月入600元,又在政府建的大棚種菜,供一家人食用。
唐玉江説,今後的目標是要讓搬遷戶過渡到城市居民。
8月8日,當地百姓走在雲南省昭通靖安新區的街道上。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但與真正的城裏人相比,搬遷戶收入還是偏低。楊青中説,豬肉漲價,他今年沒舍得怎麼買肉吃。
楊亞林認為,需要發展更多的産業來改變現狀。昭通正規劃建立近萬個蔬菜和食用菌大棚,提供一批就業崗位。蘋果、竹子、馬鈴薯、特色養殖、天麻、花椒“6個百億元”産業也發展起來,招工時優先考慮搬遷戶、貧困戶。
相對於物質條件,更難改變的,是山民長期養成的生活習慣。
在安置點出現了一個新職位:樓棟長,由搬遷戶中能力強、有責任心的人擔任。這相當於原先的村民小組長。
46歲的雲南鎮雄縣搬遷戶馮登友曾在浙江打工,見過世面,他擔任了兩棟樓的樓棟長,為幾十戶人服務。
8月12日,雲南省鎮雄縣魯家院子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孩子們在院裏玩耍。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工作比村民小組要多得多。”他説,“要教大家不要高空拋物,要教老人學會用水電,要去看望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以前在山裏,住得分散,夫妻發生口角,沒有人管,但現在要去調解。打架吵架影響別人。”
楊亞林説:“扶貧搬遷的根本目的,不僅要改善生計,更要改變人自身。”
卯家灣安置點建起了一家書店,管理人員也是搬遷戶。書架上有幾百種書,從魯迅的雜文集到劉慈欣的《三體》都有,獨具特色的是實用農技工技書。
彝族婦女王琳搬來後,在假發廠找到工作,空閒時則去社區廣場跳舞。“山裏不可能跳廣場舞。我很樂意在表演中加入彝族元素和烏蒙山歌。”
季義雲在創業服務中心上班,負責組織搬遷戶唱歌、跳舞和奏樂。她是主動申請做這項工作的。
“搬遷後的生活豐富了起來。能展現自己,否則都無人知道我還會唱歌。這讓我增添自信,也學到很多東西。為大家做事,幫助人,很快樂。”她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