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一名聯合國難民署的工作人員在馬爾他森格萊阿碼頭迎接上岸的一名獲救兒童。喬納森·博格攝(新華社發)

2019年9月24日,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第74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開幕。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開幕講話。新華社記者 李木子攝

近日,由中國聯合國協會和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共同舉辦的紀念聯合國成立75週年國際研討會在京舉行。此次研討會以“加強多邊主義、共創美好未來”為主題,以現場+視頻連線方式進行。聯合國駐華機構代表、中外知名專家學者、高校和研究機構代表100余人參會。

與會人士一致呼籲,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的當下,各類全球性挑戰愈加突出,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嚴重衝擊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國際社會應堅定捍衛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多邊治理體系,加強團結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風險挑戰,共創人類美好未來。

“繼續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視頻致辭中表示,當前,百年變局疊加全球疫情,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全方位衝擊。這場疫情再次證明,各國休戚與共,命運緊密相連。我們必須作出抉擇: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合作不要對立;要共擔責任不要諉過他人。人類終將戰勝疫情。疫情會改變世界,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不會改變,合作共贏的大趨勢不會逆轉,歷史進步的潮流不可阻擋。

“多邊主義是我們的唯一選擇,聯合國在國際體系中應該也能夠發揮核心作用。”王毅指出,聯合國成立75年來,以對話談判消弭分歧,用斡旋調解定紛止爭,已成為絕大多數國家的共識。面對下一個75年,國際社會應共同行動起來,堅決捍衛多邊主義,維護人類發展進步正確方向。

“當今世界充滿危機和挑戰,各國更加意識到人類休戚與共、命運相連。”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指出,維護多邊主義體系、促進多邊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需要各國繼續秉持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加強聯合國的作用,以多邊形式攜手合作。

“聯合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多邊組織,聯合國憲章是最重要的多邊協議之一。”馬爾他常駐世貿組織代表、前外長特裏戈納認為,當今世界面臨各種傳統與非傳統挑戰,世界各國必須要加強和維護聯合國權威以及中心作用,加強和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原則,強化國際法治,推動和平合作,支援多邊主義。

“75年來,世界在發展,人類在進步,但地區衝突、侵略掠奪,貧困積弱,恐怖襲擊、自然災害從來就沒有遠離我們。”中國政府歐洲事務特別代表、前聯合國副秘書長吳紅波指出,幾大因素促成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形成:參與全球治理的國家大量增加,世界政治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經濟全球化遭遇空前挑戰,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者發生變化,科學技術與産業變革帶來了新挑戰,新冠病毒大流行暴露出一系列問題等。

斯洛維尼亞前總統圖爾克指出,聯合國成立75週年之際,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對全球政治、經濟及社會産生深刻影響。顯而易見的是,面對疫情這樣的全球性問題,只能通過全球合作進行解決,而這種合作也必須是多邊合作,這是一個國際共識。

“只有多邊主義才能更好推動和平發展,應對共同挑戰。”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所卓越院士、前常駐聯合國代表馬凱碩認為,世界越來越互聯互通,面對全球性挑戰,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自應對,全球應該團結起來、達成共識,加強聯合國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作用。如果説要找到拯救世界的良藥,那就是一個詞——多邊主義。因為多邊主義代表一種法治,是文明交流,是平等,只有多邊主義才能更好推動和平發展,應對共同的挑戰。

“‘美國優先’危害全球治理體系”

與會嘉賓表示,“美國優先”等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行徑,破壞全球多邊合作的團結氛圍,給全球發展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已招致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和反對。

王毅指出,聯合國不應是國家衝突對抗、大國零和博弈的角鬥場。個別國家企圖壟斷發展權利,訛詐其他國家發展成果,打壓發展中國家發展空間,這同聯合國精神背道而馳,是根本行不通的。

特裏戈納認為,目前國際社會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美國不斷“毀約”“退群”。“美國宣佈退出巴黎氣候變化協定、伊朗核協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當全球疫情日趨嚴峻,美國又宣佈退出世界衛生組織,使世界貿易組織上訴機構陷入癱瘓。美國的種種行為嚴重踐踏了國際法的權威,使國際法制化出現倒退,將損害大部分國家的利益。”

前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前外交部條法司司長黃惠康指出,迄今為止,美國未批准或簽署批准後又退出的重要造法性國際公約數以十計。美國的單邊主義行徑嚴重危害了戰後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在加劇大國緊張關係的同時,還破壞了國際多邊貿易體系、國際軍控體系及全球氣候治理體系等。

“在創立75年之際,聯合國乃至整個多邊主義體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再次走到了歷史的十字路口。”黃惠康指出,昔日全球化的主要領軍國家喪失了繼續推動全球化的動力,民粹主義思潮暗流涌動,片面追求國家利益的單邊主義外交政策肆意橫行,強權即公理的霸淩主義加快蔓延擴散,這是當前國際社會面臨的最大威脅。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指出,現在國際社會流行兩種病毒,一種是新冠肺炎病毒,另一種就是政治病毒。疫情期間,意識形態偏見已經演化為政治病毒。一些西方政客熱衷於“甩鍋”他人、推卸自身責任,加劇了大國衝突的風險,這也反映出多邊主義與單邊主義之間的對抗愈演愈烈。

“當前,多邊合作應成為戰勝疫情的有效方式,卻受到美國短視的民族主義政策的嚴重掣肘。”圖爾克説。

“單邊主義和霸淩行徑橫行,人類將沒有好日子過。世界各國都應堅定地説‘不’!”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吳海龍總結了單邊主義和霸淩行徑的主要表現:“其一,鼓吹本國優先,將自身的利益淩駕於國際社會之上;其二,粗暴干涉別國內政,隨意侵犯別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挑起文明衝突和意識形態對立;其三,不按市場規律辦事,大搞貿易保護主義,破壞全球産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其四,大搞強行脫鉤,在高科技領域實行排他和歧視政策,不惜動用政府力量打壓別國的高科技企業,破壞公認的國際規則;其五,熱衷退群毀約,試圖一個個削弱、搞垮不符合自己利益的國際組織。”

“加強主人翁意識和多邊合作精神”

站在成立75週年的歷史節點上,聯合國將往何處去?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將向何處去?與會人士一致認為,各方要共同維護聯合國核心地位,團結一致加強多邊合作。

“人類何其脆弱!病毒蔓延全球,數十萬人喪生,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遭到破壞。團結何其重要!疫情凸顯了各國休戚與共的緊密關係,團結對於人類的生存至關重要。”聯合國常務副秘書長阿明娜指出,我們應從木桶效應中得到啟發,不能讓任何國家掉隊。當前,多邊主義機構儘管並不完美,卻是國際社會迫切需要的。我們要不斷改革社會和機構,使其更具創新性、堅韌性、包容性和責任性,這意味著要建立和擴大夥伴關係,加強互學互鑒,這樣的資訊是響亮和明確的。

聯合國代理駐華協調員洪騰指出,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疫情等全球性的挑戰進一步加劇了脆弱性和不平等問題。各方應切實履行對聯合國和多邊主義的堅定承諾,加強團結合作化危為機,不斷完善衛生健康體系,消除極端貧困和系統性不平等,增強社會公平、包容和韌性,為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注入新動力。

馬凱碩以一個生動的比喻指出加強全球治理的重要性:“如果是在全球化之前的時代,地球上的193個國家如同193艘孤立的船,每艘船有自己的船長和船員,人們只要確保船隻不想撞擊;而在互聯互通的全球化時代,人類處在擁有193個船艙的同一艘船上。船上一處失火,所有人都應該走出自己的船艙滅火。”

馬凱碩説:“人類共住地球村,各國要有主人翁意識,強化聯合國的作用,參與全球治理。其中,大國要發揮領導力,如星火般點燃各國對多邊主義的支援。”

印尼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共同創始人瓦南迪指出,作為全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組織能夠發揮作用,支援和協助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全球體系。“當前,全球體系正受到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的衝擊,區域機構應加強合作,踐行多邊主義精神。”

吳紅波表示,面對霸權國家單邊行動的挑戰,聯合國改革的重點是推動國際事務民主化,增強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減少來自強權國家的干擾,強化聯合國秩序。此外,在維護聯合國核心地位的同時,要全面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鞏固國際團結合作的基礎。

阮宗澤指出,當前,疫情帶來的風險和挑戰還未解決,世界經濟下行風險不斷加大,衛生系統相對脆弱的發展中國家更是首當其衝。一些處於經濟制裁下的國家,其國內人道主義災難恐將進一步加劇。“各國應加強政策協調,削減制裁,減少關稅壁壘,推動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為全球經濟社會復蘇創造有利的條件。同時要強化多邊主義,支援聯合國發揮作用,共同應對挑戰。”

“中國將在國際舞臺發揮更大作用”

王毅在致辭中指出,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積極踐行聯合國的崇高理想,不斷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偉大事業。中國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和公共産品的提供者。

與會人士高度讚賞中國為支援聯合國事業,維護多邊主義作出的重要貢獻。

阿明娜表示,在國際事務中,中國始終積極承擔並履行相應的國際義務和責任,在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促進全球減貧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尋找應對全球性挑戰的可行性方案提供助力。

圖爾克表示,中國為落實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將在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中扮演更加重要角色。中國是多邊主義的堅定支援者和踐行者,共建“一帶一路”為各國發展提供機遇,將為世界帶來更美好的未來。

“疫情給世界帶來衝擊,中國在抗擊疫情方面樹立了典範,包括巴基斯坦在內的多個國家都從中國的援助中受益。中巴友誼強勁、持久,是因為它基於和平、和諧、相互尊重和共同利益。我很驕傲地説,中巴關係是雙邊關係的一個典範。”巴基斯坦前總理阿齊茲認為,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的背景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至關重要。亞洲及世界人民都期待,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大作用,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

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理奧托爾巴耶夫介紹了自己在中國調研沙漠治理、脫貧攻堅的經歷。在他看來,中國致力於減貧、創造就業、促進社會公正和諧發展——這是中國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體現。“貧困是當今世界的最大挑戰之一。聯合國是全球治理機構,減貧也是其重要優先事項之一。中國近年來在脫貧攻堅領域取得的經驗值得在全球推廣。”

外交學院國際法教授易顯河表示,“面對新的危機,如何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石的戰後國際秩序?世界各國如何構建更美好的未來?中國的答案是: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而在疫情的背景下,這一使命和願景更加緊迫。”

吳紅波指出,中國是當今國際秩序的參與者而非旁觀者,合作者而非挑戰者,改革者而非顛覆者。當前全球治理的缺位、國際秩序的失衡以及國際形勢的迅速變化,都需要對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進行深度調整。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及“一帶一路”倡議,契合時代的發展和需要,正凝聚著越來越高的國際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