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美主流媒體多維度深層次觀察中國經濟回暖跡象,從解析新發展格局到發現消費超預期回流,從數據看製造業復蘇到服務業表現亮眼,從出口逆勢增長到人民幣匯率走強。外媒分析認為,這一方面反映了中美8月會談後“市場更放心”,投資者擔憂情緒緩解;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國市場主體活力足、韌性強和潛力大,中國經濟在第三、四季度呈現全面復蘇態勢,外界持續看好中國經濟走勢。

一是分析中國經濟雙迴圈政策。《華爾街日報》9月1日報道稱,最近幾個月來,中國領導人呼籲加快經濟內迴圈步伐,尤其是在全球面臨經濟衰退困擾且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的情況下。許多經濟學家懷疑中國依賴基礎設施投資刺激經濟的做法是否可以持續,但總部位於倫敦的凱投宏觀8月31日在給客戶的報告中説,他們認為“投資引領的復蘇最終將鞏固投資者情緒和家庭開支,讓整體經濟復蘇保持在正軌上”。

二是認為中國正在發生美國鷹派未曾設想的消費回流。《華爾街日報》9月1日報道稱,在被困在國內的中國消費者購物的刺激下,一些老牌的外國品牌在華銷售激增,緩解了疫情的衝擊。對這些公司而言,中國市場的強勁銷售不足以抵消其他地區的疲軟,但未來它們可能會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向中國消費者銷售産品上。報道稱,儘管這並不是美國鷹派人士之前所設想的回流,但卻是目前最搶眼的回流行為。

三是關注8月中國官方PMI連續6個月擴張。《華爾街日報》8月31日報道稱,中國國家統計局和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週一聯合發佈的數據顯示,8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51.0,比上月略降0.1個百分點,但仍連續六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路透社9月1日報道稱,財新/Markit週二聯合公佈,經季節性調整的8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升至53.1,高於路透調查預估中值52.6和上月的52.8,並創下2011年1月以來最高水準;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年內首次站上榮枯線。

四是稱服務業表現亮眼,內需推動中國經濟復蘇。《金融時報》8月31日報道稱,8月中國服務業部門活動大幅增長,表明隨著中國經濟復蘇步伐繼續加快,國內需求正在改善。服務業表現改善表明,政府支援的工業增長推動下的中國整體經濟復蘇,正傳導至那些受新冠疫情暴發以及隨後的抗疫措施重創的企業。

五是稱中國出口在貿易戰和疫情影響下逆勢增長。《紐約時報》8月31日報道稱,雖面臨特朗普的關稅和新冠疫情,中國出口仍在增加。中國企業佔全球出口商品總量的比重也在加大,這反映了中國企業面臨巨大挑戰時所擁有的韌性。這種韌性不僅是因為中國擁有低成本、熟練的勞動力及高效的基礎設施,還因為中國國家控制的銀行系統為企業提供更多貸款應對疫情。

六是認為貿易和經濟擔憂消退致人民幣升至逾一年高位。《華爾街日報》9月1日報道稱,在中國經濟繼續復蘇和投資者有關美國對華加徵新關稅擔憂緩解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已升至一年多來的最高水準。新加坡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曼蘇爾表示,“中國經濟的表現明顯好于發達經濟體,這利好人民幣。”美國和中國的高級官員上周重申了對兩國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承諾。德意志銀行首席亞洲宏觀策略師薩米爾·戈埃爾稱,“市場在8月份更加放心了,認為美中都沒有退出貿易協議的傾向和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