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反法西斯先鋒到東方主戰場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國際貢獻
■羅存康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一場正義的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抗日戰爭為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作出了彪炳史冊的歷史性貢獻。正如1939年1月毛澤東在為《論持久戰》英譯本所作序言中指出:“偉大的中國抗戰,不但是中國的事,東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我們的敵人是世界性的敵人,中國的抗戰是世界性的抗戰。”1941年7月,周恩來撰文指出,中國“久已成了東方反法西斯的先鋒”。
中國人民率先舉起反法西斯的正義旗幟,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並在世界東方開闢了第一個大規模反法西斯戰場。
19世紀下半葉以來,日本逐步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先後發動和參加了10多次侵略戰爭。1927年,日本確立了先佔領中國東北、內蒙古進而侵佔全中國、稱霸世界的侵略擴張政策。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武裝侵佔了中國東北,隨後又進犯上海和華北部分地區。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也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面對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中國人民高舉反法西斯的正義旗幟,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英勇鬥爭。1932年4月15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正式對日宣戰。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際,在中國共産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領導下,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同仇敵愾,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全民族抗戰,在世界東方開闢了世界第一個大規模反法西斯戰場。中國抗日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場,是支撐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軍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首感天動地的反抗日本侵略的壯麗史詩。
中國堅持持久抗戰,打破了德、日、意法西斯妄圖瓜分世界的圖謀,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世界各國的反法西斯戰爭。
日本法西斯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德、日、意相繼簽訂同盟條約及在全球劃分作戰範圍和任務的軍事協定,企圖實現歐亞戰場的聯合作戰。中國全民族抗戰爆發後,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相互協同、密切配合,始終把日本法西斯陸軍主力牢牢牽制在中國戰場,打破了日本“北進”侵蘇的計劃,遏制和遲滯了其“南進”的侵略步伐,使其深陷在中國的戰爭泥潭,無法同德軍採取戰略上的聯合軍事行動,從而使德日夾擊蘇聯、會師中東的計劃徹底破産。
中國是亞太地區盟軍重要的戰略支柱,也是盟軍對日作戰重要的後方基地。
抗戰時期,遼闊的中國戰場是亞太地區盟軍對日作戰的重要後方基地。中國為盟軍空軍對日作戰、盟軍太平洋戰爭反攻及進攻日本本土提供了昆明、成都等10多個空軍基地。中國數十萬農民參與了機場的修建工作。從成都等空軍基地起飛的B-29轟炸機對日本本土進行了轟炸。儘管中國抗戰自身面臨巨大困難,但仍向盟國提供了桐油、鎢等重要戰略物資,有力支援了盟國的反法西斯戰爭。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使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國是世界和平與發展進步事業的堅定維護者和捍衛者。銘記歷史是為了更好地開創未來,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決捍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努力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係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