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膜、分線、焊接……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八仙産業園扶貧車間裏,工人們正在加緊趕工。
在八仙産業園上班的居民。 曾帆攝
“我過去沒有工作,全靠老公在鎮上打打零工。”蘇柳丹是車間“耳機部”的一名女工,以前,蘇柳丹一家四口住在龍灣鄉群樂村的一個小平房裏,全家人的生活就靠丈夫每月兩三千的工資勉強維持,“當時就想著,啥時候能搬出這座大山。”
人民網製圖。 (設計:張方磊)
2018年10月,通過易地扶貧搬遷的好政策,蘇柳丹一家搬到了八仙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新區,75平的房子,花了不到八千塊。蘇柳丹也在當地政府的“牽線”下,從貧困戶變成了“上班族”。
“我們是按件計酬,多勞多得,我現在一個月能掙2千多塊呢,可以給老公分擔一些壓力。而且上班就在家門口,掙錢帶娃兩不誤。”憑著一股子“勤快勁兒”,夫妻倆搬遷後兩個月就摘掉了“窮帽”,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工人們正在忙碌地加工製作耳機。 朱曉玲攝
作為都安縣最大的易地扶貧安置點,八仙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新區已妥善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1.8萬人,很快還將引進輕工業、電子、五金加工、製造、組裝、裝配、汽配以及辦公研發類産業,三期項目建成後,預計可帶動4000-6000人就業,預計就業貧困戶每人平均月工資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幫助貧困家庭年收入達到3.6萬元。
為了解決這些搬遷群眾的就業問題,廣東和廣西扶貧協作,聯手打造了大量類似的産業園,讓廣西全自治區內不少待業在家或在外打工的群眾,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