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內蒙古興安盟烏蘭毛都草原水草豐美,駿馬飛馳。和這生機勃勃的自然景象一樣充滿活力的,還有當地人努力創造生活的熱情。一個人力量小,就和大家擰成一股繩;個別人富裕起來了,也想著辦法帶領大家一起過好日子。合作社裏,這樣的故事時刻都在上演。
合作社裏,繡娘剛完成的“薩日朗”繡品,一朵巴掌大的花需要繡3天。 郎朗 攝
草原上的“薩日朗”:草原女性的就業平臺
薩日朗是草原上一種紅色的花,細小的莖葉,花冠卻開得火紅向上捲起。
這也是秀雲家鄉的名字,在烏蘭毛都蘇木薩仁臺(意同薩日朗)嘎查,這花開得遍地都是。秀雲愛家鄉,愛薩日朗鮮艷卻不嬌弱,就像她認識的那些草原上的女人一樣。
身為嘎查的婦聯主任,秀雲2015年帶頭成立了“薩日朗巾幗民族手工藝品專業合作社”,並在2017年將“薩日朗”註冊為自己的品牌,從事生産蒙古族傳統刺繡服裝服飾、旅遊紀念品、床上用品、文化用品、生活用品等30多類産品。
成立合作社的第一時間,秀雲想到了嘎查裏60多歲的王金花。她家裏丈夫得了慢性病,失去了勞動能力,需要長期吃藥;兒子則是小腦萎縮,沒法照顧自己。家裏沒有牧場和牲畜,生活所有的重量都壓在這個女人身上,他們最主要的來源是政府的補貼和低保,一個月800元左右。
秀雲想幫她一把,於是王金花成了合作社的繡娘,即使一個月她沒有完成任何繡品,也還是能拿到50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就算一天只賺10元錢,當天的牛奶錢也夠了,營養起碼有保證。”秀雲説。
合作社裏的繡娘正在製作腰帶。 郎朗 攝
現在,合作社一共有固定員工38人,基本上都是本村的婦女,大家有一定的刺繡基礎,多多少少都會挑花繡朵。隨著合作社飛針走線的名氣越來越大,不少別的鄉鎮的婦女也表達出想學刺繡的願望。於是,秀雲免費提供原材料,定期去給他們進行培訓,手把手教學,做得好的,可以從合作社裏領取零碎的活計賺點錢,目前,合作社已經帶動了2000多名婦女就業。
合作社的産品在現代款式上保留了傳統元素,受到消費者青睞。秀雲介紹,近兩年,合作社年均銷售收入80多萬元,合作社成員每人平均創收6000多元,帶動戶均增收1100元。
目前,為了打開品牌的知名度和産品銷路,合作社的商品定價並不高,但秀雲計劃著,下一步,他們會在款式和創作上多下功夫,讓薩日朗品牌和花兒一樣,開遍草原,開得紅紅火火。
文龍、金花夫婦和他們當天新做出來的奶豆腐。 郎朗 攝
致富帶頭人帶領全村7成貧困戶脫貧
在廣袤的烏蘭毛都草原上,通過合作社致富的還有文龍和金花夫婦。
早上9點,當城市剛開啟快節奏的一天時,文龍和金花夫婦所在的科右前旗特潤奶製品專業合作社已經結束了擠奶、做奶食品等一天最主要的工作。
一碗乳香醇厚的“烏日莫”,撒上白糖、剛出鍋的炒米和幾塊掰碎的奶皮子,嫩滑酸甜的奶香之後唇齒被濃厚的米香包裹,這便是對一早辛勞的獎賞。
今年47歲的文龍高大黝黑,是典型的蒙古族漢子,金花小他8歲,笑起來臉上有兩團紅雲。在接手合作社之前,兩口子已經是烏蘭毛都蘇木敖力斯臺嘎查的致富帶頭人。靠著踏實肯幹,他們養了20多頭牛、500多只羊,一年的收入有20多萬。
科右前旗特潤奶製品加工專業合作社門前的牧場。 郎朗 攝
2019年4月,為了擴大自家奶製品的生産規模,也為了帶領其他村民一起過上好日子,身為致富帶頭人的他們成了奶製品合作社的負責人。建造奶製品加工基地、購買設備,加上扶貧資金的支援,這個合作社一共投入了一百多萬。
烏蘭毛都蘇木敖力斯臺嘎查有貧困戶21戶,僅文龍和金花的合作社就帶動了15戶就業脫貧。文龍告訴中新網,他用高於市場價0.25元每斤的價格,向貧困戶收買牛奶;並讓其中一些人在合作社幫忙,做放牛、製作奶食品等工作。6~9月旺季的時候,僅靠給合作社提供牛奶,一個貧困戶每個月能拿到1800元左右的收入;即使是冬天,這些貧困戶也有每個月800元的保底收入。
文龍預計今年合作社的收益能達到60萬元,他打算把其中的十多萬元拿出來幫扶貧困戶。
雖然眼下合作社剛起步,生産出來的産品也銷路有限,但文龍已經有了更為長遠的規劃。他申請了名優特産品認證,一旦通過,他們的産品就能大批量生産,並進入商超,同時,他還開始試水電商,打算逐步擴大銷售規模,讓合作社的産品走出科右前旗的草原,走向更遠的地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