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鄉愁,就是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的詩意場景走入鄉親們的生活。

曾經,貧困的卡陽受制于生態;如今,振興的卡陽破局于生態。

雖已入秋,地處青海東部農耕區的西寧市湟中區卡陽村仍是滿目綠意。站在山梁之上,一層層梯田隨著山勢蜿蜒遠去,藍天白雲下矗立著一排嶄新的小洋樓,溝谷內,遊客如織,兒童的歡聲笑語,讓這個小山村充滿生機。

從昔日的窮山溝,到如今富有名氣的“鄉趣卡陽”景區,近年來卡陽村依託生態資源,挖掘文化、體育、鄉村特色風俗和鄉間美食,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之路。

  綠水青山,卡陽蝶變

在此之前,卡陽是一個遠近聞名的貧困村,交通不便,每人平均耕地面積少。為了使村民脫貧致富,當地水土保持部門精準施策,以坡耕地改造為抓手,通過精準對接生態觀賞性樹種、梯田特色農作物、珍稀花卉種植等措施,使卡陽村周邊地區的水熱狀況得到改善,地區涵養水源得到明顯增加,地表徑流的衝涮逐年減少,土壤侵蝕程度也逐年減輕,生態有了良性迴圈。

“以前山是禿山,地是坡地,村是窮村。”村黨支部書記祁生海説。卡陽全村面積七成是水土流失區,耕地九成是坡耕地。“畝産也就300斤,1斤也就1塊錢”。

卡陽曾經成為國定貧困縣湟中區的156個貧困村之一,建檔立卡貧困戶共45戶128人。

2014年10月26日,全國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湟中攔隆口項目區開工,卡陽與其他5個村受益。卡陽的183.33公頃坡耕地改造為梯田。項目的完成為後來的卡陽村農業生態觀光旅遊和生態文明建設奠定了基礎。

次年,畝産“有六七百斤了”,村裏糧食總産量增加5.5萬公斤,經濟效益增加近50萬元,貧困戶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增至2395元。

如同一塊跳板,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建設為鄉村脫貧提供了立足點,更生發出向上起跳的強韌彈性。産業帶動、低保兜底、醫療救助、外出務工……卡陽的好事兒不斷“彈出”。

“過去我們在山上種地,收成基本看老天爺的臉色。以前光種植和收莊稼,就要花去4個月時間,現在建了梯田坡地變平地,機械也能進去,這些農活10天就能幹完,大大解放了我們勞動力。”村民楊有興在卡陽村生活了大半輩子,坡耕地改造帶來的變化讓他感觸最深。楊有興告訴記者,家裏有8畝水保治理梯田,今年全部種了油菜,一定能有個好收成。

在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卡陽村的耕地,過去基本都是坡梁地,每年雨季,地裏的土壤肥料都會被雨水沖走,加上不能澆水,莊稼全靠天,畝均産量只有幾百斤,由於種地效益收入低,很多村民都外出打工,成了遠近聞名貧困村、“光棍村”。

  漫步在木棧道上的遊客

事實上,水土保持在改善生態的同時,也促進了當地農業生産條件的改善,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

如今,村子以梯田為載體,千畝優質油菜基地、優質中藏藥基地和生態花卉基地已初具規模,形成了“青山如黛、花海飄香”的高原特色鄉村旅遊景觀。

如今的卡陽,山清水秀,遊客多了,貧困村脫貧了,村民的錢袋子鼓了,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燦爛,光棍也娶上了媳婦。

保護河流山川,保護的是脫貧的命根子,安放的是鄉親們的那一抹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