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行之二】

在青海的海西州和海北州採訪,我們看到了大片生態移民村。我們走進移民村,走訪住戶,了解移民村的建設情況,實地查看移民們的生活情況,所見所聞感覺到一種祥和的氛圍。村民們紛紛表示,移民使他們的生活水準得到很大提高,移民村裏各項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都很齊全。他們生活安定,吃穿不愁。政府也千方百計,因人因家庭施策,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生態移民的舉措獲得了普遍支援,是一項保護生態,幫扶貧困群眾擺脫貧困的成功探索。

青海的三江源地區,生態十分脆弱。為了從根本上解決三江源地區的生態保護問題,近十幾年來,國家進行了大量投資,建設生態移民村,本著搬得出、住得好、能就業的思路,移民村的建設都有整體規劃,按照社區進行配套建設和管理,醫院、學校、商店、養老機構、文化活動場所一應俱全。移民遷入移民村,基本上達到了“拎包入住”的程度。

在海西州格爾木市郊,一幢幢獨棟兩層小樓整齊排列,寬寬的村道穿插其間,一些樓前停放著小汽車,這就是三江源村。這裡的100多戶居民,都是從海拔4700多米高的沱沱河邊搬來的。他們曾經都是牧民,現在變成了居民。對於這些世世代代生活在帳篷裏的牧民來説,生活不僅是生活方式的改變,而且也是觀念的一次更新。

藍天白雲,牛羊成群,天地間點綴著白點般的帳篷。這種田園牧歌般的生活只展現在文藝影像之中。現實中的牧民,他們的遊牧生活,遠沒有這般浪漫。遊牧生活遠離人群,羊群黑夜做伴,生活枯燥寂寞,由於生活條件所限,大骨節病、風濕、胃腸道疾病成為普遍的地方病。三江源村的居民,過去是生活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的牧民。這裡地處青藏高原腹地,高寒缺氧,被稱為“長江源頭第一鎮”。海拔6700米的格拉丹東雪山融水,在這裡匯聚成長江最初的涓涓細流。為了保護三江源生態,也為了改變這裡群眾的生活,政府動員他們進行生態移民。

對於生態移民,牧民們經歷了從一開始的不理解,捨不得走,到響應國家號召的過程。如今,他們真切體會到,生態搬遷為他們帶來了新生活,讓他們的生活大變了樣。

來到牧民鬧布桑周的家,藏式裝修很有民族風,客廳裏大彩電、皮沙發很有現代感。他説,過去養牛養羊每年每人平均收入不到2000元,現在搬來後,政府對他們進行培訓,他們可以出去打工,還有各項草原獎補政策,家裏各項收入加起來每人平均超過3萬元。“我們現在不但學會了炒菜吃,也學會了要吃得更健康更科學”。

在三江源村,小區裏的藏式小樓整齊排列,建築標準外層有保溫層加固,內部水電氣網設施齊全。小區裏有各種文化設施,居民們可以在這裡唱歌跳舞,製作小紀念品,也可以在這裡上網,開展文化活動。像這樣的移民小區,在海西海北州有很多,僅海西州這些年實施“遊牧民定居工程”,就已建設了34個定居小區,惠及2.6萬人。

在青海海西蒙古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陶爾根家園——一個由政府建設的遊牧民定居點,這是一個設施齊全的現代化小區。小區辦事服務樓內工作人員著統一制服為社區群眾提供各項服務,小區內建有老人日間照料中心、幼兒園、圖書閱覽室、手工製作室等,這裡居住著4個鄉鎮、13個牧業村的3600多名搬遷來的牧民。

我來到小區裏的永花家,她在講述自己的經歷時,不斷重復説“像一場夢”。坐在她家漂亮寬暢的客廳,她説:“能有這樣的家,幾年前想也不敢想”。永花是在外地被找到的,她當時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給人洗盤子打工,居無定所,是當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按照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要求,當地將她列入了易地搬遷的名單,並按照名冊把她找回來了。永花完全沒想到即將發生的一切,政府給她分配了樓房,還送她去培訓,讓她有了一技之長。她想養牛,政府及時給予扶貧産業資金和貸款,現在她已經有了350隻牛羊。短短4年時間,永花就擺脫了貧困。現在她把日子過成了她夢中的樣子,家裏是整套的歐式傢具,客廳裏擺放著鋼琴,樓下停著她家的小汽車、皮卡,小汽車在城裏用,皮卡用來跑牧區。

為了“一江清水向東流”,作為“中華水塔”的青海省,大力實施生態移民工程,並將此項工程做成扎紮實實的惠民工程,在有效保護生態的同時,也使生態脆弱地區的群眾快速擺脫了貧困。在這些高海拔地區,受地理條件的限制,很多群眾處於深度貧困之中。在這場生態大搬遷中,這些地區的群眾獲得了普惠性安置。他們從住帳篷,蓋羊皮,不斷超載放牧,導致生態惡化的惡性迴圈中走出來。在新的安置地,他們過上了定居生活,生活品質獲得極大提高。他們從深度貧困中一躍同步與全國人民一起,走向了奔小康的行列,他們的幸福新生活成為實現中國夢的最真實的寫照。

(本報記者金振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