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是世界上繼水稻、小麥、玉米之後的第四大糧食作物,我國是馬鈴薯生産和消費第一大國,發展潛力巨大。在我國很多地區,馬鈴薯不僅僅是一道菜、一口糧,還是帶動經濟發展的産業。
作為國家現代農業馬鈴薯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金黎平常年在各個馬鈴薯生産區奔走,每年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田間地頭。從事馬鈴薯科研工作35年,科技助力産業扶貧20餘年,金黎平的足跡遍佈了全國的馬鈴薯主産縣。
金黎平在田間工作。本人供圖
“寶貴的生命是幹事的,要對社會有貢獻”
在金黎平看來,自己的個性就是“爭強好勝、不服輸”。出生於農村的她是1977年恢復高考後村裏第一個考上本科的,當時大學畢業後選擇繼續讀研的大多數是男生,金黎平覺得女生也不能比男生差,於是,1984年金黎平考取了研究生,來到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從此便在馬鈴薯産業上紮下了根。
剛開始接觸這項工作的時候,金黎平內心有些不情願,但由於從小在父母身邊的耳濡目染,和老一輩科學家導師們的言傳身教,讓她抱著“做一件事就要做好,要負責任”的態度堅持了下來。1997年至1999年期間,在阿富汗的經歷,真正讓金黎平徹底改變了對工作的態度。作為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項目顧問,她多次到阿富汗,在喀布爾經歷了近在咫尺的戰爭,一路看到了變成廢墟的城市、規模巨大的難民營。這次的經歷對金黎平的觸動很大,“當時我就覺得生活在中國這樣很穩定的國家真的很美好,有什麼理由不珍惜呢?”金黎平説,“人的生命真的很寶貴,寶貴的生命是幹事的,要對社會有貢獻,在自己有能力的情況下,要去幫助更多的人!”
金黎平率領團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本人供圖
“一輩子就是幹好這一件事”
一年又一年,從南到北,從白天到黑夜,金黎平一直帶領團隊奔波在科技扶貧第一線,每到馬鈴薯生長期季節,金黎平都會出現在田間地頭,與團隊成員、當地科研人員和百姓一起播種、田間調查和收穫。曾經有報道説“在和農民一起勞動時,很難分清誰是農民、誰是博士。”在金黎平看來,農民增收後露出樸實的笑容就是她堅持做好這件事最大的收穫。
2014年,金黎平帶領團隊在壩上工作,有一次趕上暴雨天氣,為防止雨水浸泡育種材料,她和團隊連夜搶收馬鈴薯。在返回住處的路上,迎面行駛的大貨車違章越線,撞向金黎平團隊的車輛,導致多人受傷,坐在首車副駕駛座上的金黎平傷勢最重,鼻骨骨折、額頭縫了10針。當時金黎平沒通知家人、也沒有回京治療,她依然堅守在壩上與團隊一起。“我是團隊‘主心骨’,我要是走了他們心裏會沒底。”金黎平説。
從事馬鈴薯科研工作30多年來,金黎平主持完成了國家863計劃、科技支撐和行業科技等20多項重大科研課題、項目,育成了中薯系列30多個新品種並在全國推廣。
金黎平獲榮獲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本人供圖
在助力脫貧攻堅的路上不斷努力
35年來,金黎平和團隊在馬鈴薯科研道路上不斷前行,她率領的馬鈴薯産業技術體系研發的新品種、新技術和新裝備的應用,使貧困地區馬鈴薯種植平均增産22.5%,每畝平均增收542.8元。金黎平也非常注重馬鈴薯農技人員培訓和主産地馬鈴薯研究人才的培養,她認為,“只有紮根當地的農技人員和科研人員才是永遠不走的脫貧攻堅主力軍。”
2020年金黎平獲得了全國創新爭先獎章,5月29日,在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同志給包括金黎平在內的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習近平在回信中表示,大家對創新創造的思考和實踐,體現了新時代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矢志報國的情懷。習近平還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
“總書記的回信是對我們科技工作者最大的信任和鼓勵。”金黎平説,“作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科技報國、科技為民是我們的初心和理想。我會繼續加倍努力,在補齊行業技術短板、破解産業發展關鍵核心技術方面不斷開拓,推動全國馬鈴薯行業産學研深度融合,為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作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