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人的印象裏,河南農村很“土”,大多是“泥腿子”。然而這次記者穿行在中原大地,發現河南的鄉親們已不是記憶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形象,也不再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發愁,很多地方的鄉親們不但會吟詩作畫,而且憑藉“琴棋書畫”,過上了幸福和諧的小康生活。

“提琴之鄉”奏出中國好聲音

這個故事,是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講述的。

“20世紀80年代,河南省確山縣一批農民丟下鋤頭到北京的提琴廠打工,從學徒幹到制琴師。”王國生説,到了2015年左右,河南省確山縣“歡迎闖天下的確山人回家”,規劃建設了提琴産業園,吸引了一批批制琴師返鄉創業。如今,確山農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造出了中國80%的手工製作中高檔提琴,讓世界聽到了“中國好聲音”,也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富足、更加幸福。

“沒想到我們生産的小提琴竟然引起了省委書記的關注,並且親自為我們推介確山提琴。我們以後會更加努力地工作,一定要讓確山提琴走得更遠!”確山縣昊韻樂器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新社激動地説。

“現在有大批客戶來廠裏參觀,我們還從縣文化館請了拉琴的來助興。”郭新社説,他們已經開始在當地佈局、支援、推進“提琴進校園”活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確山縣到處都會響起悠揚的琴聲。

為了保證品質,確山縣強化對提琴製造者技藝的培訓。在提琴製作培訓中心,確山縣竹鉤鎮村民周金林説:“我們來了需要先培訓三個月,之後再用半年時間考驗,如果考驗不行,這種工作還不適合你做的話,是不會讓你觸摸這個東西。所有廠的每一個員工,對待琴的態度都非常認真,因為我們的琴不屬於低端産品。我們平均工資5000多,在縣城這邊屬於高工資。希望我們的琴越來越好,在世界各地銷售得越來越好。”

當前,確山籍人員創辦的提琴企業有102家,年産各類提琴約40萬把,産品涵蓋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貝斯及配件等,年産值達6億元人民幣。在中高檔提琴裏,更是佔據80%的份額,産品遠銷歐美。帶動2600多人就業,其中不少是貧困戶。

鄉村圖書銷全國

在河南省寶豐縣趙莊鎮大黃村,有一批農民把圖書賣到全國各地,不僅靠圖書走上了小康路,也傳播著先進文化。

7月5日上午,晴空萬里,驕陽似火。在大黃村的圖書市場內,一排排整齊的店舖裏,各類書籍琳瑯滿目;一輛輛滿載圖書的貨車排列整齊,即將發往全國各地。

大黃村的圖書市場是中國最大的農村圖書批發市場之一。市場涵括16個圖書經銷區,與北京30多家圖書出版公司建立實時經銷合作對接關係,銷售網路覆蓋全國各地,日吞吐圖書20萬冊,年銷售圖書佔全國年圖書銷售量的一半以上。

“大黃村圖書銷售可以追溯到2011年、2012年左右。”全國人大代表、大黃村黨支部書記馬豹子介紹,從那時起,趙莊鎮外出從事魔術表演的人開始零星售賣圖書,剛開始在縣城附近售賣,收入十分可觀。於是,頭腦“活便”的大黃村人看準了這個行當,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

2014年,大黃村圖書批發市場成立。之後,周邊零散做圖書批發的商戶被邀請至這裡,在大黃村村委協助下成立了星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23家零散的圖書批發商戶都進入大黃圖書批發市場,成了該公司的銷售商。

今年46歲的姚彬傑是該圖書市場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圖書批發市場的成立,讓我們有了圖書批發經營許可證,抱團發展的模式,形成了市場合力。”姚彬傑説,他們購進圖書的價格大幅下降,村裏還引來了物流公司,每天都會到府收件,省事省錢。

北京的圖書出版社也“瞄”上了大黃這塊“蛋糕”,出版商蜂擁而至,村裏形成了運輸“專線”,進購圖書有專車,從北京直達大黃。

目前,大黃圖書批發市場已經初具規模,大黃村的發展也呈現一派新局面,不僅村民每人平均年收入從6000余元增長到3萬餘元,還輻射帶動全國各地13萬人就業,年創收達15.6億元。

如今的大黃村,標準化籃球場、農耕展覽館、孝文化廣場、觀景臺、人工湖等一應俱全。小商品批發市場、倉儲物流園區和眾多的賓館、餐飲、超市等配套設施,讓大黃村的發展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書畫搭橋奔小康

“嗨,朱老師,交貨。”

“多少?”

“500張。”

“微信支付。”

6月26日,河南省睢縣土樓村76歲的蔣家會將500副手寫對聯送到“惠濟齋”,朱永章通過微信給蔣家會轉賬500元。

從河南商丘退休的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朱永章是土樓村的第一個“外來戶”。2018年4月,他以每年1000元的價格承租了土樓村的一處荒廢小院。小院和村裏的文化扶貧大院門對門,植花種草建案臺,取名“惠濟齋”,朱永章開始帶村民習書繪畫。

“筆墨紙硯都是我的,寫一副對聯給一元錢,寫多少收多少。”這兩年,在朱永章的輔導下,蔣家會的“福”字越寫越熟練。“下地回來抽空寫,一個月平均也能寫個2000副,隨便寫寫掙的都花不完。”蔣家會很為自己越老越能掙錢而驕傲。

土樓村離縣城10余公里,交通不便,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2017年以前,全村354戶1188人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33戶333人。

土樓基礎差、底子薄,群眾咋脫貧?小康怎麼奔?啥時候能甩掉“土”帽子?聯繫該村的睢縣政協副主席馮新芳時常琢磨。正在他苦苦思索之際,2018年年初,一位畫家朋友向他建議:村裏那麼多荒廢的小院,稍一改造就是一個工作室。如果把書畫家吸引過來,教農民寫對聯、畫工筆畫,把土樓打造成文化旅遊專業村豈不是一條發展途徑?

説幹就幹!當年4月,村裏一處閒置的兩層樓就挂上了“土樓文化扶貧大院”的牌子。這時,有鄉愁情結的朱永章也到了土樓村。朱永章和馮新芳越聊越合拍。“正好沒有教寫字的老師,我來!”朱永章修好“惠濟齋”,就風風火火地幹了起來。

62歲的王素英沒上過學,大半輩子過去了,從來沒有拿過筆。如今,“分染、罩染、統染”的專業術語張口就來。她3天就能畫好一幅牡丹或花鳥工筆畫,不耽誤種地、做飯、喂鵝,賣畫可收入四五千元。“生活美了,眼裏都是景兒!”

土樓村常年留守在家的有300多人,目前有一半以上的村民都從事與書法、繪畫相關的文化産業。2019年,村裏賣出春聯20多萬副、字畫近2萬幅。

2020年春節,由於疫情期間不串門,家家戶戶都進入了“豐産期”。朱永章坐在“惠濟齋”的書案前“掐指一算”:春聯、壽聯、喜聯、壽星圖、多魚圖等等,今年售賣不會低於30萬幅,戶均增收1萬多元。

沒山、沒水、沒資源,土樓村卻憑藉書畫逐步擺脫了貧困,走上了小康路。

(本報記者 王勝昔 袁于飛 丁艷 光明網記者 董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