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6月11日文章,原題:經濟上疏遠中國將會是一場災難 當前,世界需要更多而不是更少的全球化,才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健康和經濟危機。毫無疑問,開發疫苗和消滅病毒需要全球合作、協作和協調。這些合作努力也是經濟復蘇的關鍵。
然而,兩股相關的力量正在許多國家抬頭,它們使世界變得更加貧窮、脆弱和不安全。一股力量是經濟民族主義,即強調國內生産,對外國投資設置障礙,縮短供應鏈,使其避免跨越國界;另一股力量是試圖脫鉤或大幅降低對中國經濟的依賴。兩者之間的區別並不像後者的支援者想要相信的那樣分明。排斥中國的自由貿易不是自由貿易。
把供應鏈集中于境內,其實更容易受到意外衝擊。一場自然災害或本土危機就可能摧毀整個行業。防範世界上某地區的乾旱或農作物歉收的最好辦法是對全世界的生産者供應開放。關鍵是要管理供應鏈風險。
貫穿中國的供應鏈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多,這是因為中國是規模化的低成本“世界工廠”。這讓中國在既有的開放的、基於規則的多邊體系中擁有巨大的利益。如果中國決策者對國際市場干預,那就會增加其他國家與中國做生意的成本。北京深知,其對全球經濟秩序的遵守對於維持生活水準和社會政治穩定至關重要。
中國的繁榮得益於對這一秩序的參與。如果中國沒有做出並基本遵守2001年向世貿組織做出的承諾,它就不可能成為今天這樣一個充滿活力、全球互聯的經濟體。
與中國貿易往來多不是一種負擔,而是成功的證明。政府政策的目的不應是疏遠這種成功,而是要確保維持適當的國際治理來管理這種成功。關鍵是要管理經濟交往的風險,而不是避開它們,包括與中國的交往。
各國政府可以干預市場,減緩或停止與中國的生意往來,特朗普總統就是這樣做的。但那些可能有效降低相互依賴性的政策,將會給國家預算,更重要的是給經濟增長帶來更高的成本。
作為市場或供應方,一個對貿易開放的龐大中國經濟是無可替代的。經濟體量是推動中國在全球貿易中佔有較大份額的原因。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貿易國和第二大經濟體。論市場規模和富裕程度,像印度和印尼這樣的新興市場根本不能與中國相比,未來幾十年都會如此。
在各國正在走出衛生危機、重啟經濟之際,阻礙與中國經濟交往將付出更大的代價。這關係到預算、就業和復蘇。除非中國出現毀滅性的第二波疫情,否則它很可能成為疫情後最先復蘇的經濟體之一,併為世界其他地區儘早復蘇提供早期推動力。
在經濟上疏遠中國或自我孤立的國家,不僅會加劇經濟危機,也會推遲經濟復蘇,而且不會增加供應鏈的韌性。過去危機的教訓是,應避免突出分歧及從開放中退縮,意識到實現共同利益,才能使全球經濟免於長期停滯和蕭條。(作者希洛·阿姆斯特朗,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