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5月31日文章,原題:中國決定不設明確經濟增長目標其實是好事
在中國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召開期間,北京宣佈今年不設明確的經濟增長目標。自1990年以來,增長目標一直是中國經濟規劃的一個特點。
新冠肺炎疫情以及由此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肯定使任何增長目標都難以實現,這不僅是中國,對所有國家都是如此。這種情況下,不設明確增長目標可能是明智的做法。
撇開背後的原因不談,不設明確增長目標的決定看似不好,其實是好事。北京越是擺脫了以經濟增長為指標的束縛,就越是可以自由地實行更合適、更可持續的經濟政策,才能更好地應對21世紀中國和世界所面臨的種種挑戰。
中國的經濟增長使數億人擺脫了貧困,並幫助發展了強大的高科技産業:這是現代歷史上任何國家都無法比擬的。然而,這種增長也帶來了巨大的代價,比如不可持續的特大城市、龐大的移民人口、房地産泡沫和環境破壞。
值得肯定的是,中國開始從一味強調經濟增長轉向更可持續的經濟模式。習近平主席曾強調,要建成小康社會,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以解決中國以往的發展所造成的環境破壞問題。
其實,發達經濟體也面臨這種平衡難題,但它們往往將本國污染轉移到海外,如中國這樣的國家。但是,如果説有一個國家必須且能夠找到一個替代不計成本增長陷阱以及它所造成的惡性迴圈,那一定是中國,因為中國的國土面積夠大,有能力制定和實施長期政策。
因此,如果經濟增長不再是政治上的優先事項甚至唯一的優先事項,那麼,經濟規劃者就會有更多的自由度來制定更平衡的發展方案。這也將使中國能夠減少對世界各地資源的依賴,而這正是中國備受外界詬病的一個方面。
不設明確增長目標,不等於以“零增長”為目標。中國要讓全體國民過上“小康”生活,就必須繼續發展經濟。
相反,中國將把重點放在如何改善整體福祉而不是增長本身上面。這就需要了解改善生活品質和提高自足的因素,如環境品質、公共衛生、教育、通過有償工作實現安全和有保障的就業、良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強大的社會和社區紐帶、文化的振興和保護等等。努力改善這些領域的工作將帶來“更高品質”的增長,即增長與生活水準和人力資本的改善更有關聯。
換言之,增長不是社會和經濟政策的目標,而是其副産品。生活水準的提高總是會帶來增長,但增長未必帶來生活水準的提高。受過教育的中國年輕人不會成為增長機器的填料,而是成為可持續的生態文明變革的人力資本推動者。
不設增長目標還有一個原因。設定增長目標不可避免地將發展中國家鎖定在西方經濟政策模式及其對於全球化應該如何運作的觀念中。增長目標會引起國際經濟和金融機構的觀察與監督,反過來又會引導外國投資。這是“第二十二條軍規”:國家需要增長,才能吸引外資,從而刺激更多的增長;不能實現增長,就意味著外資減少,增長更難實現。
因此,通過不設明確增長目標,中國可以成為其他陷入增長追求陷阱的發展中大國的榜樣。中國可以根據不同的目標,制定一個新的總體福祉的衡量標準,指導其經濟規劃向生態文明和小康方向發展。這可能包括:通過“人文關懷”服務等新的非增長驅動部門實現廣泛就業和創造就業機會;解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問題;更高效利用資源、能源;通過建設以大規模生態修復為重點的部門,改善空氣、水和土壤品質等。(作者為香港未來研究所創始人、羅馬俱樂部成員錢德蘭·奈爾,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