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多次就民生話題作出重要指示,民生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心心唸唸的大事。

過去的一年,我國民生進一步改善。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基本養老、醫療、低保等保障水準提高。城鎮保障房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學生生活補助人數增加近40%,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

參加今年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經濟社會發展,歸根結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群眾關心的民生問題,要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幹,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需。隨著我國社會逐步進入老齡化,很多老年人往返穿梭于子女生活地和家鄉之間。但醫保卡卻不能跨省使用,大部分省內的醫保卡在各地州市也不能通用。如果能夠實現醫保跨省直接結算,將會有效減輕老百姓負擔。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提高基本醫療服務水準。”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雷冬竹説,這不僅將提高標準,還將開展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唐旭東説,近年來,各級政府持續提高居民醫保每人平均財政補貼,從2007年的40元增長到如今的500多元,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和大力完善我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的決心。異地結算放寬,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有不少農民工滯留工作地或者家鄉,還有一部分工廠企業因海內外市場萎縮、訂單銳減而停工,直接影響了農民工正常收入。

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説,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擴大失業保險保障範圍,將參保不足1年的農民工等失業人員都納入常住地保障。在今年的特殊形勢下,這個保障對緩解農民工階段性失業壓力具有重要意義。

張近東代表表示,這不僅體現了政策的精準度,而且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今年要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此舉可以為穩就業和保基本民生奠定基礎。龐大的農民工群體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通過多種方式保障農民工利益既有利於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又有利於保證社會和諧穩定,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這是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一個新舉措,主要是為了針對疫情帶來的影響。雖然是在特殊的背景下提出的,但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舉措,體現了黨和國家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全國政協委員、華中師範大學教授龔勝生表示。

不僅失業保險保障需要完善,目前流動性較大的農民工普遍參加城鎮基本養老、醫療保險意願不強,工傷保險的覆蓋面也不高。全國政協委員、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江廣平建議,理順社保辦理流程,進一步完善城鄉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政策,確保農民工全員參加工傷保險。

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廣大農村和貧困地區要徹底拔除窮根,必須把教育作為長遠的戰略事業抓實抓好。“擴大高校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規模是走向復興的重要保障。”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校長張政文説。

張政文委員建議,要盡可能解決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讓高校教育資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把更多的農村孩子培養出來,讓他們有更光明的未來,切實發揮教育在防止返貧、穩定脫貧方面的根本性、可持續性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鄂溫克旗伊敏蘇木中心校校長梅花多年來一直關注教育的均衡發展問題。梅花代表説,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學前教育事業得到較快發展,鄉鎮相繼成立了公辦幼兒園,方便了牧區兒童就近入園。但是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存在,幼兒還是面臨“入園難”問題。

梅花代表建議,各級政府要在教育經費投入、教師編制、崗位結構等方面向農村地區、邊疆地區、民族地區傾斜。要加大公共財政投入,著力擴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對鄉村公辦幼兒園教師給予適當的生活補助。鼓勵年輕人到鄉村執教,為孩子們創造更公平的受教育機會。(記者 劉瑾 喬金亮)

廣東徐聞縣曲界鎮韓宅村村民展示剛採摘的鳳梨。當地是鳳梨生産大縣,村民通過種植鳳梨增收致富。 鄧 華攝(新華社發)

全國人大代表盧玉勝:

用産業發展實效增添鄉親民生實惠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永泰縣希安油茶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盧玉勝,至今清晰地記得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人大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殷殷囑託。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的盧玉勝代表備受鼓舞,他暗自下定決心,要當好鄉村振興的帶頭人,帶領村民們一起致富奔小康。

福建是全國油茶主要産區。去年全國兩會結束後,盧玉勝代表向當地油茶種植戶作出5項承諾:免費為種植戶提供苗木;免費派技術人員指導;免費提供機器壓榨茶油;貸款有困難的,他以個人名義提供擔保;油茶收了賣不出去的,他保底價收購。

有了這5項承諾,村民發展油茶産業的積極性大大提高,由盧玉勝代表發起成立的油茶專業合作社如今已有100多戶村民以土地、資金等方式投資入股,合作社油茶種植總面積達到2200畝。每畝油茶豐産期年收入大概兩三千元,加入合作社的村民戶均年收入達到兩三萬元。

盧玉勝代表告訴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中國的茶油文化源遠流長,古時被視為‘山珍貢品’。茶油是油茶籽壓榨而成的油料品種,發展油茶産業,對於促進油茶生産、保護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都具有重要意義。”

與油茶打了幾十年交道的盧玉勝代表今年計劃延長油茶産業鏈,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帶領鄉親們過上更好的生活。

“種植油茶三年挂果,此後逐步進入豐産期。通過産業鏈的延伸,今年合作社種植戶保守估計戶均還可增加兩三千元的收入。”盧玉勝代表説。(記者 沈慧)

4月23日,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臨渙鎮沈圩村陳莊村的村民喝上了安全的自來水。 萬善朝攝(中經視覺)

全國人大代表劉錦蘭:

企業也要挑起保就業保民生的擔子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全國人大代表、江蘇興達公司董事長劉錦蘭説:“企業是就業的‘蓄水池’,我們要義不容辭地挑起穩就業保民生的擔子。”

擁有6000多名員工的江蘇興達鋼簾線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鋼簾線生産基地。該公司2016年正式向建設智慧化工廠的目標邁進,截至目前共有25條智慧生産線開通。劉錦蘭代表認為,智慧化不是簡單的“機器換人”,而是要把“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上”。

生産線智慧化之後,對於面臨崗位再分配的員工,劉錦蘭代表要求他們找準自身定位,繼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其中,對實踐經驗欠缺的,支援他們到實踐中去增強才幹;對理論知識不豐富的,支援他們參加江南大學速成班;對有一定技術能力的,安排到市場銷售和服務一線去。

江蘇興達公司還創辦了興達學院。自2013年以來,興達學院共開設了16個學歷提升培訓班,培養學員共計1728人,為員工發展創造了廣闊空間。

“保就業就是保民生,有些崗位是機器人永遠代替不了的。”劉錦蘭代表認為,任何一家企業,無論智慧化水準達到什麼程度,員工的富餘都只是結構性富餘。只要預先謀劃,創造平臺,給予員工更多學習和提升的機會,就沒有一名員工是多餘的。(記者 佘惠敏)

在河北省邢臺市威縣章臺鎮一家養老院,院長楊瑞美和老人一起剪窗花。 朱旭東攝(新華社發)

全國政協委員何一心:

更加關注農産品品質安全防控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問題,關係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全國政協委員、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何一心説,為了公眾的健康,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更加關注農産品、食品的品質安全防控。

“近年來,我國農産品、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雖取得了許多成效,但仍面臨不少挑戰,微生物和重金屬污染、農藥獸藥殘留超標、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預警不完善等問題依然存在。”何一心委員説。

何一心委員建議,在土地管理方面,要對全國農産品適用土地實行分類分級管理,加大對農産品産地周邊的環境監測力度,科學制定農産品産地土壤污染防治與保護規劃;在農産品檢測方面,加強快速檢測體系的建設,努力消除品質監管盲區;在經營主體培育方面,加大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力度,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産,從根本上提升農産品品質。

“要大力培育區域性優勢農業,發展區域公共品牌。”何一心委員説,要結合地域特點,重點發展農業優勢區域經濟,推動農産品優勢區域性品牌的打造。積極打造政府和企業共建的資源價值平臺,將成為提升區域整體農業安全可探索的途徑之一。(記者 劉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