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澤·尼爾森·瑪亞

中國“兩會”向來是外界了解中國發展動向的窗口。今年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有提出經濟增長的具體數字目標。我認為,中國經濟具有抵禦外部衝擊的韌性,預計今年將有緩慢增長,明年會迎來快速發展。

目前,因為要防範疫情反彈的風險,各項防疫措施還在持續。因此,二季度中國經濟可能會以較緩慢的速度恢復,全年經濟增長主要要看三、四季度的表現。儘管不確定因素很多,我始終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抱有信心。考慮到中國經濟一貫的韌性、龐大的國內市場和政府的激勵措施,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在1.2-2%的區間內浮動的可能性較大,將會為全球經濟重啟、擺脫經濟長期衰退作出貢獻。疫情結束後,中國經濟將快速回升,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同比可達9.2%。

今年是中國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儘管突發重大疫情,中國仍有決心、有信心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新冠疫情暴發前,中國已在扶貧事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就。疫情對很多行業及中小企業造成了衝擊,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強調脫貧扶貧工作是非常正確的決定。在經濟復蘇階段,消除貧困將起到維持內需水準的重要作用。同時,讓貧困人口更加融入國家發展,消除收入不均的現象,將增加社會凝聚力,穩定政治,促進社會經濟繁榮。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宣佈,今年財政赤字規模將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同時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全部用於地方惠企惠民。我贊同中國政府將國民儲蓄用於刺激經濟復蘇的做法。此舉可以將權力下放給地方政府,更有針對性地滿足各地需求。這種財政赤字的增長屬於反週期性質,只是暫時現象,隨著經濟復蘇帶來的稅收增加和公共賬戶的調整,財政赤字將得以消除。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中國將進一步推進對外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這是中國政府向外界做出的一個承諾,表明中國將在疫情過後進一步推進市場自由化和吸引外資,同時繼續為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掃除障礙。貿易自由化利於吸引外資,因為外資通常會流向那些向本國和外國消費者大量出售産品的國家。而利用抬高關稅等措施建立貿易壁壘,則會打擊投資者的熱情,讓投資者擔心失去海外市場,還會引發其他國家的報復性關稅政策。中國正在積極制定有利於出口的政策,如簽訂地區和國際自貿協定,這些政策將幫助中國吸引更多對外直接投資,尤其會吸引那些在中國市場以外還有大量市場份額的企業。

中國擁有龐大的消費者群體,一些高端行業,諸如健康領域、資訊技術、工程和奢侈品等,對於投資者有很大的吸引力。中國完善的基礎設施也是吸引外資的一大有利因素。基礎設施對勞動力流動和物流運輸至關重要。同時,中國的勞動力在數量、職業化程度和職業道德水準上都是高水準,這幾方面的優勢將大大縮減成本,提高利潤,讓投資者得到更多回報。中國政府出臺了多項促進吸引外資的舉措,如稅收優惠、低成本官方信貸、政府補貼等,努力推動外資流向重要的經濟領域。這種政府資助的形式,最終將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幫助企業快速獲得成功。外資的到來會引發“多米諾效應”,形成經濟發展的良性迴圈:一個國家對外資吸引力越強,經濟增速就越快,而經濟的增長又會進一步增強對外資的吸引力,從而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世界經濟的重心正向亞洲,尤其是中國轉移。這種趨勢不可避免,並將對整個世界産生重大影響。世界銀行的預測表明,到2030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長期以來,巴西和中國的經貿關係主要表現為,巴西是中國工業原材料、食品、農産品和其他中間産品的供應國,也是中國在拉美的主要投資目的地。巴西的科技發展水準較高,在拉美佔據重要地位,兩國有更廣闊的合作空間。中巴可以廣泛開展包括企業、大學、創新生態系統和其他領域的合作交流,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我認為,巴西和中國在區域和全球範圍內均發揮著重要作用。未來幾十年內,兩國將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經濟體,而同為新興經濟體的兩國又都在尋找經濟發展的解決方案,因此,兩國在經濟,科技領域制定合作議程必定對雙方都大有裨益,中巴關係發展也將使整個拉丁美洲地區受益。

作者:若澤·尼爾森·瑪亞<巴西籍>,巴西利亞大學經濟碩士和國際關係博士,中國問題專家,曾于2019年發表《中國的未來和巴西的機遇》一書(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