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怎麼走?未來發展前景如何?5月27日,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接受了總臺央視記者專訪。李稻葵委員認為,市場潛力大、創新潛力大,是中國經濟目前的兩個特點。今年全國兩會為中國經濟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他認為,中國不是世界經濟格局的接受者,而是在通過改革創新,打造世界經濟新格局。

中國市場潛力大 打造世界經濟新格局

李稻葵:我們有4億的中等收入人群,還有14億人口,這個市場潛力,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跟我們是接近的。我們每年有300多萬工程類大學畢業生,這個創新的潛力包括科技創新的潛力,也是全球沒有任何一個經濟體所能夠接近的。

中國的勞動力,不僅數量大,素質也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我們的勞動者吃苦耐勞,非常勤奮,儲蓄率也很高。儲蓄可在短期內轉換為投資,轉化為資本,轉換為未來的生産要素,給我們未來的增長奠定了基礎。

中國現在的一些改革創新,是在打造一個世界經濟的新格局。我們不是世界經濟格局的接受者,而是世界經濟格局的創造者。

國內國際雙迴圈 國內需求是出發點和落腳點

李稻葵指出,中國經濟目前有兩個大迴圈:國內經濟大迴圈,以及參與全球經濟大迴圈。國內經濟大迴圈是基礎,也是最大的增長潛力所在。而參與國際經濟大迴圈,能夠使中國更好地對標甚至引領國際最新發展的硬指標。

李稻葵:國內需求是我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需要我們做一些改革和創新,短期的政策也要跟上。過去一段時間,大量以出口為主的企業需要轉型,這個過程比較痛苦。各級政府應該在一定時間內提供一些真金白銀的幫助,在這個窗口期給它們一個機遇。有條件的企業就轉型,實在沒條件的企業,就會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

“六保”最重要的就是保就業,還有保一些具有長遠增長潛力和競爭力的市場主體。還要謀劃一些有利於長遠的重大改革,比如做大我們城市人口的規模,尤其是中等收入人口的規模。

如果我們通過兩三年的改革,切實落實一些改革的重大舉措,那麼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經濟的市場規模將成為世界第一,我們的創新能力也能上一個臺階。到那個時候,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的基礎,將十分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