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5月28日訊 (記者謝露瑩)今天,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草案)通過後,廣大代表委員紛紛熱議,一致認為,這充分體現了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彰顯了中國共産黨一切為了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民法典的頒布,為民事權利提供全面保障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隨著民法典的頒布實施,老百姓在物權、合同、人格、婚姻家庭以及繼承等各個方面都將得到全方位的保護,而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也將能夠得到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律師協會會長肖勝方説。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孫憲忠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民法典對民眾生活中可能涉及的具體事項,都作出明文規定,‘大 ’到規定礦藏、水流、海域屬於國家所有,‘小’到明確‘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等,它能為民事權利提供全面保障。”
記者了解到,民法典在婚姻家庭編中,增加了離婚冷靜期制度,對減少輕率離婚,維護家庭穩定意義重大;在人格權編中,對公民個人資訊的保護,有效地遏制了一些APP過度收集公民個人資訊的做法。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律協副會長、國浩律師(南京)事務所黨委書記車捷認為,民法典回應了民眾關切,首次將數據、網路虛擬財産納入保護範圍,增加居住權制度,更好地保護人民群眾“住有所居”;對高空拋物墜物“零容忍”,切實維護人民群眾“頭頂上的安全”等。
民法典的頒布,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入新時期
編纂民法典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根據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全國人大常委會明確了“兩步走”的編纂工作計劃:第一步出臺民法總則;第二步編纂民法典各分編,並將修改完善的各分編草案同民法總則合併為完整的民法典草案,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
2013年,孫憲忠當選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的第一年,就以人大代表身份領銜提出修訂民法通則為民法總則、整合其他民事法律為民法典的議案。他全程參與民法典編纂工作。孫憲忠認為,按照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民法典編纂“兩步走”的工作思路, 可以更有利於積極做好草案的修改工作,確保民法典的編纂如期完成。
“民法典是國家治理的基本遵循和依靠,是我國法治建設的一座里程碑,為了國計民生 ,每一個法制工作者不敢絲毫懈怠。”孫憲忠説。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劉紅宇介紹:“各單行法之間屢有衝突和遺漏導致法律經常‘修修補補’,而民法典的頒布能讓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上一個新臺階,通過系統梳理、科學立法建立了內容全面、體系周延、層次清晰的民事權利體系,為民事權利提供了全面的保障。”
從2016年6月民法總則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至2019年12月民法典(草案)首次“合體亮相”,草案共10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審議。常委會每審議一次後,均通過中國人大網公開徵求社會公眾意見。
代表委員們告訴記者,民法典順利獲得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意味著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民眾認可,展示了中國立法技術的成熟,立法理念的先進,也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入新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