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題:方向:不變,力度:不減!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再發力

新華社記者高敬、胡璐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如何確保完成規劃明確的生態環保指標?污染防治攻堅戰如何進一步發力,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言獻策。

治污減排: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

今年兩會期間,北京藍天白雲的好天氣讓人印象深刻。

“2019年,北京市重污染天氣只有4天,同比大幅減少。”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東城區委書記夏林茂説,為了首都的藍天,未來的治污舉措要更細、更實、更準。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現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並部署了深化重點地區大氣污染治理攻堅,加強污水、垃圾處置設施建設等一系列舉措。

預算報告顯示,在疫情影響下的特殊之年,中央財政資金對生態環保的投入並未壓減,而是進一步增加。

多名代表委員表示,這顯示了我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力。

“要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要更加注重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有針對性地解決一些生態環境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衛星氣象研究所所長張興贏分析指出,在當前形勢下,傳統高耗能行業規模擴張較為明顯,污染防治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

藍天保衛戰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中之重,前期已經取得明顯成效。

全國政協委員、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建議,未來要把重點區域企業綠色轉型升級作為重中之重,提高産業集中度。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改變能源就地平衡模式,新增能源主要依靠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制定並實施“升級版”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規劃。此外,要通過提升鐵路貨運比例等措施,從源頭上減少燃油污染物排放量。

生態增容:努力擴大生態空間和生態容量

代表委員表示,守護綠水青山,一方面要抓污染物減排,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動生態保護與修復,推動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大力加強對生態保護的監管力度,努力擴大生態空間和生態容量。

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編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規劃綱要,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政府工作報告作出一系列安排。

作為生態文明試驗區之一的江西省,水資源較為豐富,保護任務重。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水利廳廳長羅小雲説,要以“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將“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融入水資源保護開發利用,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張興贏委員去年赴內蒙古岱海等地開展了實地調研。他認為生態環境的治理和恢復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因地制宜、科學開展。

“要統籌資源,建立精密的科學監測體系。”他建議,充分利用各部門現有資源和監測站點,統籌衛星、地面觀測,深化部門合作,實現資訊共用,形成合力,推進建立精密的生態環境綜合觀測網路。同時,科學制定生態環境治理和修復的量化指標,並且因時因地根據自然因素的變化做出動態調整,確保指標科學,目標可實現。

社會共治: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

小區裏設置分類垃圾桶、給居民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冊……從這個月開始,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

“北京市東城區有很多平房,推進垃圾分類有不少難點。”夏林茂説,針對實際困難,當地廣泛進行入戶動員,開展“垃圾不落地”行動,規範分類垃圾桶站設置和管理,同時通過電話預約、到府服務等方式提供再生資源回收服務,多方發力推進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低碳出行……環境友好的綠色生活方式,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

人們發現,這兩年馬路上綠色車牌的新能源汽車數量多了起來。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既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的擴大有效投資的發力點,也代表了一種綠色低碳的生活潮流。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電網北京市電力公司董事長潘敬東説,2020年,國家電網公司計劃新建充電樁7.8萬個,預計帶動新能源汽車消費200億元。其中,國網北京電力計劃實施2819個充電樁建設工程,可覆蓋北京城市副中心、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事場館周邊、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等。

“隨著綠色發展理念日漸深入人心,居民群眾實現了從‘站著看’到‘跟著幹’再到‘自己管’的轉變,社會共治大格局正在形成。”夏林茂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