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集團公司董事,浙江移動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鄭傑。
中國網5月22日訊 (記者謝露瑩)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大5G和工業網際網路的融合創新發展力度,並將之作為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的強大動力。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集團公司董事,浙江移動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鄭傑在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要進一步加快“5G+工業網際網路”建設,引導5G在工業各細分領域的創新合作。
2019年,工業和資訊化部印發《關於印發“5G+工業網際網路”512工程推進方案的通知》,明確到2022年,將突破一批面向工業網際網路特定需求的5G關鍵技術,“5G+工業網際網路”的産業支撐能力顯著提升。通知提到,將打造5個産業公共服務平臺、內網建設改造10個“5G+工業網際網路”重點行業、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業應用場景,推動工業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今年全國兩會,“5G+工業網際網路” 相關話題熱度再次攀升。鄭傑認為:“要加強5G與工業網際網路協同創新、融合發展。”
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存在“四大難”。
一是“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改造起步難。企業網路、系統平臺的智慧化改造費用高,智慧化産線與現有的流水化作業切換有待磨合,成效不能立即呈現。
二是傳統製造企業的內網改造難。傳統製造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設備聯網率低,工業無線技術體系主要是基於低速率、局域網的無線短距離通信,針對高速率、廣覆蓋、大流量的工業無線網路技術標準尚不明確;工業領域協議多達數百種,協議之間相容性差,第三方解析能力弱,各類工業數據無法整合,互聯互通難。
三是5G工業晶片和模組批量商用難。5G晶片技術含量高,全球生産廠商屈指可數,産能與價格不能滿足工業網際網路日益增長的需求;5G工業模組尚未量産,當前價格是4G模組的數十倍,直接影響“5G+工業網際網路”的規模推廣。
四是産業鏈面臨軟硬體“卡脖子”現象。5G産業鏈還未形成從設計到製造再到封測的完整鏈條,中高端原材料的産業鏈條缺失環節多,高頻基材、LCP軟板等材料大都靠進口,作業系統、工業設計、模擬倣真等軟體長期由國外廠商壟斷,“卡脖子”現象嚴重。
對此,鄭傑提出4點建議。
一是加強龍頭示範項目引領。建議國家繼續推進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工程、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出臺政策,引導5G在工業各細分領域合作,加快應用場景探索,加強樣板的選樹、宣傳、激勵,深入探索共贏的全新商業模式,引導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實現0到1的突破,帶動相關領域企業實現1到N的規模複製。
二是加快工業企業5G內網改造。建議國家進一步鼓勵工業企業加快5G內網改造,將5G納入工業無線技術標準,通過5G行業專網、邊緣計算等技術實現生産區域網路全覆蓋和各類系統數據互聯互通,鼓勵企業上雲、設備上雲、産業鏈上雲,並通過“5G+邊緣計算”拉近雲與生産線的距離,以移代固,打造扁平化、體系化、差異化的5G工業網路。
三是加速推進5G終端産業成熟。建議國家加大財稅支援力度,積極引導各類投資基金、銀行信貸向工業網際網路領域傾斜,支援5G終端産業的研發、引入和産業化發展,支援和鼓勵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5G晶片、模組、網關,以及工業多接入邊緣計算(MEC)等通信設備的研發與産業化,培育引領作用的龍頭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促進“5G+工業網際網路”規模發展。
四是加緊壯大“5G+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産業鏈。建議加快推進“科研-研發-量産-市場”創新産業鏈,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推進高校等科研機構開展5G中高端原材料、核心器件等關鍵技術攻關,鼓勵企業與高校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打造高校研究、企業研發、批量製造、推向市場的産學研用一體化迭代流程,擴大中國製造優勢。
鄭傑介紹,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支援和幫助下,浙江移動在全國率先成立了5G産業聯盟,目前成員數已達193家,都是各行各業的領頭羊或獨角獸,其中5G工業網際網路是重點推進的七大行業應用之一。目前,浙江移動已經基於5G實施了一系列“機器換人、機器強人”的探索創新。例如:與喜臨門聯合打造了全國傢具行業的首個5G智慧工廠,建設了5G+設備數採及控制、5G+AGV智慧控制、基於5G視覺的瑕疵檢測以及園區安防及危險區域預警等四類10個應用場景,5G升級後,設備的端到端時延控制在25ms以內,設備的網路部署成本降低了1/3以上;與嘉興新鳳鳴合作,推出全球首個基於機器視覺5G飄絲檢測系統,解決了行業公認的“飄絲飄雜”難題,全面部署該方案可提升企業0.3%的優品率,每年為企業帶來直接收益超過千萬;與寧波舟山港合作,推出全國首個基於5G SA邊緣計算和切片網路的智慧港口系統,實現了5G龍門吊遠控、5G橋吊智慧理貨、5G內集卡自動駕駛等應用,端到端時延平均時延10.6ms,打造了全國規模最大的5G龍門吊遠控集群,龍門吊作業人力成本降低50%以上,設備改造成本節約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