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訪談)“90後”農民工代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農民工就業應更“精準”

中新社昆明5月20日電 題:“90後”農民工代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農民工就業應更“精準”

中新社記者 胡遠航

“農民工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群體之一,也是復工復産後流動規模最大的群體之一。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農民工就業復工應更‘精準化’。”即將第三次走進人民大會堂,全國人大代表、“90後”勞務經紀人袁海波依舊選擇為農民工代言。

袁海波也曾是一名農民工。2010年,為減輕家庭負擔,高中畢業的他離開家鄉雲南,遠赴浙江義烏打工,後從流水線員工成長為企業工會主席。年初,他辭去在浙江的工作,創辦自己的勞務公司,專門為農民工找工作。

可這番新事業才開始,就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這個春節,大家過得都不安穩。各地相繼‘封城’‘封村’,農民工兄弟也擔心丟了工作。”袁海波説,按往年,大年初六一過,農民工兄弟就會紛紛踏上返程打工的列車。可今年,大家外出延遲一月有餘。

作為勞務經紀人,袁海波全程護送家鄉最早一批101名外出務工人員從曲靖到義烏。“為幫助鄉親們安全返崗復工,政府開通專車、專列,點對點護送大家。”談起2月20日的這趟“守護之旅”,袁海波對很多“硬核”措施記憶猶新,“近2000公里,36個小時車程,我們為每位農民工發放口罩等防疫物品,定時檢測體溫,並時刻關注大家的身體狀況。”

包括袁海波護送的800余名農民工在內,上億農民工返城復工克服了重重困難,也折射出中國的體制優勢和服務創新。順利抵達義烏後,一位鄉親對袁海波説,“外出打工十多年,從沒想過會享受這樣的‘一站式服務’。”

不過,袁海波也提出:疫後,部分微小企業出現資金短缺、房租壓力大、復工難以復市等問題。受海外疫情影響,外貿企業也遭遇訂單減少、市場萎縮等困難。這讓不少返崗農民工面臨失業風險。

“4月份,我在義烏、寧波等地調研時發現,部分農民工因工廠訂單銳減而停工。好在這一現象在一週前開始好轉。”袁海波建議,政府加大對微小企業的支援力度,積極引導大家轉型升級、渡過難關。

同時,袁海波也注意到,疫情之下,招工難與就業難的矛盾進一步顯現。

“一方面有的工廠苦於招不到人,一方面又有農民工找不到工作。”袁海波認為,疫情防控常態化下,農民工就業需更加精準。有關部門一方面應根據市場需求,有針對性地調整農民工就業結構,如引導農民工由線下生産端向線上物流配送端轉移等;一方面,應為農民工提供更多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以應對疫情穩定後可能出現的就業需求反彈。

今年兩會,袁海波還將提交《關於幫助解決農民工返鄉創業過程中貸款困難問題的建議》,建議擴大申請貸款擔保財産範圍,解決農民工缺少有效抵押物的問題,並對農民工返鄉創業貸款給予貼息等支援。

“受疫情影響,不少農民工選擇留在家鄉。希望能出臺更多優惠政策,幫助他們就業創業。”袁海波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