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主任朱同玉衝鋒在一線指揮防疫工作,以醫院為家,堅持至今。這份工作讓他對疫情有著清晰的認識。

朱同玉近日在接受新京報專訪時表示,今年他帶來的提案與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有關。他指出,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顯示出建設國家的應急學和戰略儲備中心的重要性,同時,加強傳染病領域人才培養也尤為重要。

談疫情

“上海模式”下打了一場“有準備之仗”

新京報:今年疫情期間,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朱同玉:我認為,這次疫情期間,形成了一種“上海公衛模式”、一種“上海模式”。在這種模式之下,我們打的是“有準備之仗”,一方面,我們有非常強的科研團隊,能夠迅速地破解病原微生物、找到病原菌;另一方面,我們有著非常充足的準備。

從去年12月31日看到了武漢不明原因肺炎的相關通報,今年1月2日、3日,就開始了全員的演練;1月6日,建立應急委員會,下設醫生組、護理組、後勤組等7個小組;1月16日,病房全部騰空;1月20日,醫院開始收治病人。

我們做了非常充足的準備,比如我們醫院在平時就有1萬套的防護服,這些物質準備讓我們忙而不亂、有條不紊,來決戰決勝這次疫情。

我個人在疫情期間也是高度警惕,過年也沒回家,從1月初到現在,基本上全住在醫院,因為我想我們要堅持到完勝。

新京報:作為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主任,抗疫期間扮演了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朱同玉:我是一個指揮官,我是一個衝鋒在前指揮的指揮官,我一定要了解一線最真實的情況,這樣才能夠把這仗指揮好。

有一句話這樣講,我不奮勇當先,我不一馬當先,誰來奮勇殺敵?

所以即使現在,疫情有所緩和,但我仍想堅持在這地方,堅守到最後。我覺得這是我肩上的一個職責所在,要給全院的醫護人員和後勤人員做一個榜樣,全院擰成一股繩,共同戰勝這場疫情。

談提案

建戰略儲備中心應對可能的新疫情

新京報:你今年的提案主要圍繞哪些方面?

朱同玉:我一直比較關注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連續兩三年都做了這方面的提案。今年碰上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對這個提案又有了更深的認識,所以今年還是希望在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上出謀劃策。

例如,建設我們國家的應急學和戰略儲備中心,未來(可能的)新的疫情出現,我們能夠有所儲備。

另一方面,大家都非常重視公共衛生體系的建設,但是如何能建得好?如何能夠戰時管用?疫情到來我們隨時能戰鬥、能夠打勝仗,這裡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探討、值得我們研究的地方。全國有很多傳染病醫院,但這些傳染病醫院真正到戰時發揮的作用有多大?它生存的具體情況如何?能不能在關鍵時刻站出來?這都是很值得思考的一些話題。

新京報:除了硬體,軟體也同樣重要。

朱同玉:對,傳染病領域人才的培養也同樣重要。我們以前管傳染病院叫“丐幫”,我們很多醫生都流失了,很多人才都流失了。在這種情況下,無法有效發揮傳染病院的真正作用。所以我們要深挖在背後的原因,迅速彌補這些短板。

新京報: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你對自己這一身份有什麼樣的理解?

朱同玉:全國政協委員有些是醫藥衛生界的人士。在我理解,我們的身份實際上就是代表醫藥衛生界提出我們界別的一些想法、一些建議,為國家出一點力。

2008年開始,我承擔著上海市政協委員一職,之後就是上海市政協常委,之後成為全國政協委員,我已經有十多年的履職歷史。

政協委員身份,讓我真正感受到肩上的分量,因為它不是一個榮譽,而是一個真正要為國分憂、為民分憂,諫言獻策的一個位置。所以我們要時刻保持著一種警醒。我要隨時觀察身邊的事,抽出事情背後的一些邏輯,同時把這些邏輯形成一種提案提交上去。

建設我們國家的應急學和戰略儲備中心,未來(可能的)新的疫情的出現,我們能夠有所儲備。

傳染病領域人才的培養也同樣重要。我們以前管傳染病院叫“丐幫”,我們很多醫生都流失了,很多人才都流失了。在這種情況下,無法有效發揮傳染病院的真正作用。所以我們要深挖在背後的原因,迅速彌補這些短板。——朱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