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17日電(記者 杜燕)全國“兩會”將於下周在北京召開。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北京將如何做好“兩會”服務保障工作?又該如何在更長時期築牢新冠肺炎疫情的安全屏障?
北京仍在“戰時”狀態
新冠肺炎突如其來,經過三個多月的戰“疫”,中國各省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北京市本土疫情傳播基本阻斷,經濟社會正常秩序加快恢復。
但北京市副市長盧彥在5月17日舉行的一場發佈會上稱:“我們仍在‘戰時’狀態”。北京市將堅持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措施,加強“兩會”期間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工作。
盧彥指出,總結三個多月以來首都疫情防控工作的經驗,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重大的長遠意義。這些經驗雖不能解決現有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所有問題,但可指導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助力築牢首都安全屏障。
繼續嚴格社區封閉式管理
目前境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中國部分省份出現了小範圍的聚集性疫情。中共北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革在當天的發佈會上指出,作為首都,北京市社區防控面臨的任務依然繁重和艱巨。
張革稱,北京市將毫不放鬆地抓好常態化的社區防控,繼續嚴格社區(村)的封閉式管理;繼續聚焦重點地區、重點人群,嚴格入境和中高風險地區返京人員的管控;繼續開展群防群控,完善應急處置預案,最大限度降低各類風險。
提升疾控體系能力水準
發佈會上,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表示,經過近兩個月努力,目前,北京市70家醫療衛生機構可開展核酸檢測,每日檢測能力達到5.1萬個樣本,“從最近幾天的檢測情況看,一天最高能檢測約2.8萬個樣本”。
不過,他指出,目前北京疾病預防相關工作人員數量不足,且市屬醫療衛生機構還沒有一所P3實驗室。
他説,未來,北京會著力加強P3實驗室方面的建設,加強人員配置,把全市疾病預防控制體系能力提升到新的水準。
3種疫苗進入II期臨床試驗
在世界各國抗擊各類重大傳染病的過程中,科學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許強表示,目前,北京市已有3個新冠肺炎診斷試劑産品獲批上市;3個新冠肺炎疫苗先後進入II期臨床試驗;5個創新藥獲批臨床試驗,部分已完成II期臨床研究。
不過,他坦言,在科技戰“疫”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短板,比如預防、科研、醫療、臨床研究的聯動不夠順暢;生物安全領域科研力量、關鍵技術平臺佈局有待完善等。今後,北京要發揮首都科技資源的優勢,建立起預防、臨床、科研、治療、項目應急報批的聯動機制等。
保留一定規模應急物資生産企業
“疫情防控初期,醫用設備、防護服、口罩等物資頻頻告急,我們的口罩産能是0。”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談緒祥説,經過努力,北京市口罩日産量從0猛增到1200萬隻,防護服日産量從0套增加到3萬套。下一步,將合理評估需求,在北京市範圍內保留一定規模的應急物資生産企業,實施重要應急物資相關生産線、原材料全産業鏈佈局。
談緒祥表示,北京市正加緊研究建設公共衛生安全應急保障基地。基地不是簡單地加大倉儲能力,而是以實物儲備為基礎,以能力儲備為核心,以資訊儲備為保障,構建綜合性公共衛生安全應急保障體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