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13日電 題:特殊之年,兩會將聚“信心之力”
中新社記者 張蔚然
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延宕兩個多月後,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將分別於5月22日和5月21日在北京舉行。“兩會”是代表委員集中履職謀策的舞臺,也是政策信號集中釋放的平臺,更是世界觀察中國的窗口。在抗疫尚未取得完全勝利的當下,今次特殊之年的特殊兩會將發佈一份怎樣的“信心報告”,為非常時期的中國勾勒發展路線圖,尤受世界關注,值得各方期待。
兩會有望從多個層面為中國發展和參與國際合作凝聚“信心之力”。
一是釋出抗疫信心,展示中國韌性。
今年兩會召開節點特殊。從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官方適當推遲召開兩會,到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重啟”兩會,中國已走出本土疫情“至暗時刻”。有外媒評論稱,兩會時間確定,表明中國對於本國的新冠疫情得到充分控制具有信心,顯示出國家正回歸正常。
兩會料將出現更多“抗疫印記”。對全民抗疫體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進行總結和討論將是熱點議題;下一步如何提高常態化防控的精準性,代表委員或將充分建言獻策;針對抗疫暴露出的問題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也應是會議焦點。比如,如何進一步理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提升疫情監測預警能力,健全重大疫情、公共衛生應急管理和救治體系等。
作為中國決策的重要平臺,兩會也為完善相關制度提供了重要契機。代表委員在會內會外的履職建言將不僅有助於催生更成熟、完善、有執行力的改革方案,這些努力也將內化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信心助力”,幫助提升中國社會對抗風險的整體韌性。
二是釋出發展信心,明晰中國前景。
受疫情衝擊,一季度國內生産總值下降6.8%,雖然3月以來各項經濟指標顯示情況正逐步好轉,但經濟社會發展回歸正軌仍須邁過重重關卡;鋻於今年很多發達經濟體、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正同時陷入衰退,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上升也將影響到中國經濟企穩努力。
中國通常在兩會期間對新一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進行安排部署。通過設定合理預期,“拆解”難點熱點問題,部署相關目標任務,官方料將釋放對中國發展路徑的強烈信心。
在一系列重要議題上,外界期待代表委員拿出契合所在地區實際情況的真知灼見,明晰發展前景。比如,面對嚴峻挑戰,如何進一步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關係到中國能在多大程度上變壓力為動力,化風險為機遇;脫貧攻堅成效巨大,但需解決的突出問題仍不少,如何針對“難啃的硬骨頭”精準施策,考驗中國脫貧成色;“十三五”規劃收官在即,如何以改革創新破解發展難題,為“十四五”發展奠定更好的基礎;對衝疫情消極影響,如何培育壯大新的增長點增長極,如何發展新業態、新産業、新模式等。
三是釋出合作信心,穩定外界預期。
環顧全球,不少國家和地區疫情峰值未現,仍在“爬坡期”,還有一些國家在每天仍有不少新增病例情況下開始推動復工復産,全球抗疫正進入新常態。作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最早走出疫情危機的國家之一,中國的動作尤受關注。從這個層面看,今年的兩會更多了某種世界意義。
對外界來説,通過兩會獲知中國最新動向、關切中國涉疫部署、更多了解中國政策出臺背景和意圖,有助於進一步理順國際雙多邊抗疫合作思路;對中國而言,通過兩會釋出如何與國際合作的訊息,不僅有助於提振全球合作信心,也有利於穩定各方對中方政策的預期,同時也是對一段時間以來國際上某些污名化中國抗疫的雜音的有力回應。
從更廣層面看,世界處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疫情加速了這一趨勢,全球合作面臨嚴峻的壓力測試。兩會釋出的關鍵資訊將成為“後疫情時代”各國開展對華合作、認識並重新審視國際關係時的重要背景參照。在抗疫之外的其他領域,國際社會同樣須以信心代替唱衰、以團結取代分歧、以理性消除偏見,著眼共同利益挖掘合作潛力。
兩會大幕將啟。人們期待於特殊時刻召開的“非常”兩會能對內聚人心破阻力,對外促合作消雜音,通過不斷釋出的確定性和穩定性,為未來注入更多的“信心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