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汛期,全國70余萬災害資訊員正奔波在城鄉社區、風雨一線,履行著災害“預警人”的職責。在各級災害資訊員共同努力下,2019年全國累計接收自然災害災情8.2萬條,較近5年均值增加23.4%,災情報送數量和品質有新的提升,為應急管理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撐。

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5月9日至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佈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提高災害防治能力,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定和經濟發展。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死亡和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直接經濟損失佔GDP比重較近5年均值分別下降25%、57%、24%。這些數字體現了我國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不斷推進、能力不斷提升。

防災減災救災,堅持源頭預防至關重要。2019年,我國地震災害風險調查覆蓋範圍不斷擴大,四川、江蘇、河南等地活動斷層探測全面鋪開,吉林延吉、海南海口等40座城市活動斷層探測進展順利,福建省開展了陸地與海洋地震風險基礎探測,全國完成了126項區域性地震安全評價,啟動了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

除了地震,為了應對“點多面廣”的災害現狀,應急管理部啟動了全國災害綜合風險普查試點工作和綜合風險監測預警資訊化建設。

各地結合實際,積極推進災害風險治理。北京市開展大量調研,發佈了全國首個應急管理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進一步摸清災害底數,指導災害防治工作;在福建福州市,市民只需用微信“掃一掃”,即可查詢全市3020個避災點資訊;陜西安康市實施異地搬遷工程,將高山地質災害易發區群眾搬遷到安全宜居的淺丘或川道地帶,徹底解決“受災—重建—再受災”頑疾。

今年4月20日是四川蘆山地震七週年。一年前,蘆山縣被確定為四川省唯一一個首批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縣創建試點單位。7年前滿目瘡痍的小縣城,今天利用“村村響”農村應急廣播系統,實現了秒級地震預警資訊服務;組建了上百支鄉鎮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和規範化的志願者隊伍;所有農房建設做到了避開地震斷裂帶、避開地質災害點、避開泄洪通道,有地圈梁、有構造柱、有現澆。

近年來,全國應急管理系統依託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縣創建,按照“控制數量、提升品質、動態管理、激勵支援”原則,命名2019年度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976個,示範效果進一步提升。部署13個首批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縣創建試點,開闢了提升基層綜合減災能力新陣地。

在災害發生以後,如何快速開展救援,將災害損失降至最低?應急管理部成立以來,我國組建了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對標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職能定位,面對“全災種、大應急”任務需要,從救援理念、職能、能力、裝備、方式、機制等6個方面推動隊伍轉型升級,承擔起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成為防災減災救災的重要力量,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