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浙江省諸暨市暨陽小學五年級4班開展“公筷公勺新家風”主題班會活動,通過海報設計、情景劇表演等強化孩子們使用公筷公勺的意識,倡導文明用餐。 圖片來源 新華社

綜合編譯 袁 野

英國《衛報》5月1日報道稱,新冠疫情暴發後,中國正在推動一場“餐桌革命”,以改變長期以來的傳統——聚在桌邊,用各自的筷子從同一個盤子裏夾取食物。

《衛報》稱,有關部門發起了聲勢浩大的活動,以説服人們使用公筷和公勺,還鼓勵人們採取分餐制,而不是幾個人共用幾道菜。

《衛報》將之稱為“艱巨的任務”。在2002年至2003年的非典疫情暴發後,中國採取過類似的舉措,但效果不彰。分享食物是中國人社交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親密的象徵。

公筷在日本、南韓和亞洲其他地方更為常見。《衛報》稱,在中國的高檔餐廳裏能看到它,但人們在家中很少使用,與家人或朋友聚餐時,人們也不常使用公筷。

“(使用公筷的)障礙在於‘我們必須在一起喝酒、一起吃飯,必須親密無間’的傳統觀念。”《筷子:文化與烹飪史》一書作者、美國羅文大學教授愛德華·王對《衛報》指出,這種觀念根深蒂固。

《衛報》稱,中國人從小就被教導使用筷子的禮儀,其中重要的一條是,一個人應該只接觸自己想吃的食物。但中國衛生官員表示,這種做法為唾液中的細菌從自己的食具傳播到大家共用的菜肴上留下了太多機會。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中國有關部門認為,共用餐食是新冠病毒在中國傳播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家庭中。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表示,從廣東和四川的現場考察來看,78%至85%的新冠肺炎聚集病例發生在家庭。

中國的演藝名人、商業大亨、公共衛生專家一齊上陣,在全國範圍向公眾宣傳“美味不打折,分餐不分愛”。BBC稱,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媒體發佈了一段視頻,用當地方言向人們講述“文明餐飲的新趨勢”,並向觀眾保證:“分餐非但不會讓親朋好友覺得‘生分’,還會分享健康。”在浙江省杭州市,一名政協委員呼籲將11月11日定為“全民公筷行動日”,因為這個日期看起來像兩雙筷子。

BBC看到,北京的一些廣告牌號召市民加入公筷活動,標語是:“愛是多一雙筷子”。從6月開始,北京的餐廳將按要求提供公筷公勺,企業可定制帶有“公”字標識的食具。政府還建議有條件的餐飲企業積極推廣分餐制。

這一運動似乎正在起作用。浙江一家筷子廠的經理告訴《衛報》,他們收到的公筷訂單增加了30%。這種筷子的製作時間比普通筷子更長,裝飾也不同。

在以北京烤鴨聞名的連鎖餐廳花家怡園,上菜時配有兩雙筷子、兩把勺子。北京簋街一家很受歡迎的火鍋店裏,所有桌子都配有公筷公勺。“顧客很願意使用它們。”20歲的藍洛石(音譯)告訴《衛報》,“如果我跟朋友出門吃飯,比如涮火鍋,我一定會用公筷。”

改變全家尤其是老一代人的習慣可能並不容易。《衛報》稱,家庭聚餐中一個常見的場景是,長輩用自己的筷子把食物夾進晚輩碗裏。年輕的家庭成員也會把食物夾給長者以示尊重,夫妻之間則以彼此夾菜表達愛意。

許多人不認為有必要在家裏使用單獨的食具。《衛報》援引新浪最近的一項線上調查稱,650多名受訪者中,有一半的人在家不用公筷或公勺,因為“我們是一家人”。

《衛報》認為,推廣公筷公勺不是中國飲食文化迎來的唯一改變。曾經熙熙攘攘的餐廳變成了安靜的場所,許多餐廳把每桌的食客限制在最多兩人,餐桌之間距離至少為1米。

一群看起來像同事的客人走進北京一家商場裏的麵館,十分自然地分成了幾個小組,在不同的桌邊就餐。麵館裏50歲的廚師施(音譯)告訴《衛報》,他和妻子幾乎不再邀請朋友來家裏吃飯。

“疫情改變了很多事情。”施説,“如果疫情能夠改變探親訪友的習俗,那麼改變我們用筷子的方式也沒那麼難。”

筷子花了幾百年才成為中國人的主要食具,愛德華·王認為,改變現代飲食習慣雖然困難,但不會花那麼長的時間。

“習俗比政策更有影響力。”他對《衛報》説,“但疫情和政策能提供一些動力。人們會逐漸適應這樣一種觀念:哪怕我們不分享食物,我們仍然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