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4月29日文章,原題:儘管有人將新冠病毒危機歸咎於中國的治理模式,但對一些人來説,這種模式越來越有吸引力 上週日,英國上議院議員安德魯·阿多尼斯在社交媒體上寫道:“目前很多關於‘新冠肺炎疫情將如何改變世界’的評論言必稱‘資本主義危機’。錯了。這其實是一場‘共産主義危機’。”
如此抱怨的不是阿多尼斯一人。許多西方政客把當前全球危機歸因于中國政府及其政治體制。一些人仍在強調“中國流感”或“武漢病毒”等用詞,儘管有警告稱此類字眼會造成對亞洲人的敵意增加。
但在一些人看來,北京模式未必那麼糟糕。儘管中國是最早報告疫情的地方,但在應對接下來的疫情時,中國的表現比其他許多國家好得多,而這些國家是有更久的預警時間和更多的準備機會的。這場危機也凸顯了強有力的政府和集中計劃的好處,同時也暴露了私營企業快速反應的局限性,特別是在衛生保健領域。
美國常被視為西方民主的典範,但比起中國模式,它似乎有些混亂。華盛頓遠非一個強有力政府,它要與州政府官員鬥爭,還面臨著偷竊醫療物資的指責,要求增加州政府權力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與此同時,特朗普總統還被指散佈假消息和慫恿抗議。
中國在疫情期間的外交正取得成效。伊朗外長扎裏夫本月稱讚了北京對伊朗的援助,稱疫情“深化了兩國之間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則表示:“中國是老朋友,(友誼)將世代相傳。”
表示感謝的不僅僅是北京的傳統盟友。上月底,義大利外長迪馬約在接受本國媒體採訪時表示,疫情期間(各國)的反應證明了義大利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舉動的明智。他説:“那些嘲笑我們的人現在必須承認,對這種友誼的投入讓我們在義大利拯救了生命。”
通常,對中國影響力的討論集中在中國龐大的經濟體量上。誠然,貿易關係過去也曾是獲得新盟友的有用手段。但這並不是北京的唯一賣點。中國可能會被認為是一個強有力的論據,證明一個強有力的國家才是應對這一流行病所需要的。無論外界對北京最初如何處理危機有多少合理的批評,但中國似乎已經比許多其他國家更好地控制了國內的疫情,經濟也回到了正軌。
中國形象可能會因為此次疫情而受到影響。但與大多數競爭對手相比,北京似乎更了解當前危機所帶來的潛在機會,從而能夠在疫情過後變得比以往更強大和更具影響力。(作者詹姆斯·格裏菲斯,喬恒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