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治勇:不做老闆,做義工視頻剪輯:綦智鵬

大年初一,在人們對新冠肺炎還不夠了解的時候,佛山市南海區“鳳梨義工隊”隊長王治勇便毅然帶領隊員們投入到了防疫工作中,作為這支隊伍的創始人,王治勇認為自己有這樣的使命與責任。

不做老闆 做義工

王治勇出生在四川達州的一個偏僻小山村,小時候家裏經濟困難,父母為了供他們兄弟三人讀書,準備把家裏僅有的一頭豬賣了交學費,結果這頭豬卻被母親弄丟了。看到母親一邊痛哭,一邊絕望地用頭去撞墻,王治勇生出了男子漢的擔當精神,他當時就決定輟學,南下打工,供兩位哥哥讀書。

那一年,王治勇只有14歲,體重才64斤,在廣東四處碰壁之時,一位好心的老闆娘為他提供了吃住和工作,那時候他身子瘦小,老闆娘親切地叫他“小鳳梨”。

打工多年,王治勇開始摸索著自己創業,嘗試過多種行業後,他成立了自己的物流公司,為了感恩當年老闆娘對自己的照顧,他給公司取名為“鳳梨物流”。提起自己創立公司的過程,王治勇重復最多的話就是:“感謝改革開放,感謝黨和政府。”

或許是溫暖的政策與善良的老闆娘在王治勇身上種下了愛的種子,當王治勇長大,善良的果實結出,愛的種子又乘風飄散。

2008年汶川地震,王治勇把公司的物流車全部用來運輸救援物資,為災區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同年,南方部分省份遭遇特大低溫冰凍災害,王治勇又利用自己物流公司的便利,免費為災區運送電塔。

2012年,王治勇正式註冊成立“鳳梨義工隊”,一支全年365天24小時待命的隊伍,他也不再滿足於偶爾的義工行動,2013年他不顧家人阻攔,放下老闆的身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義工行動中。

王治勇在高明救火。受訪者供圖

2014年8月3日,雲南魯甸發生6.5級地震,得知災情後,王治勇立刻帶隊前往救災。當時災區余震不斷,險象環生,他們到達龍頭山鎮時,便立刻和雲南消防一起開展救援。為了救災,王治勇連續13天沒有睡過一個好覺。

為了進村救援,王治勇和隊員們穿過了狹窄的山路,左邊是萬丈深淵,右邊是山崖上懸著的隨時有滾落危險的石頭,他們一邊開車一邊搬石頭修路,經過了13個小時才到達。絕望的村民們跑過來抱著他們痛哭,説他們是第一支到達的救援隊伍,給全村帶來了希望。

事後,村民朱發明發資訊給王治勇,説他們做了一個1.6米的錦旗矗立在村中最顯眼的位置,時刻提醒村民銘記廣東“鳳梨隊”千里送溫暖的恩情,他們要將這份愛發揚光大。

這一次救援給王治勇的心靈帶來了震撼,如今再次回憶當時的情形,仍想落淚。

“哪有困難,哪就有鳳梨人”,王治勇做到了。2016年,王治勇榮獲助人為樂“中國好人”、全國最美志願者等稱號,2017年11月獲得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

王治勇。受訪者供圖

在王治勇的感召下,“鳳梨義工隊”的隊伍逐漸擴大,如今已有兩千多人,這些義工平時有著各式各樣的身份,但是當災難發生時,他們都會以一名“鳳梨人”的身份走上前線。

由於大部分隊員都是“兼職”,平時要忙自己的工作,不能連續多天從事救援行動,為此王治勇創新模式,為義工隊招募了11名全職隊員,由多家企業分擔全職隊員的工資,“工資不高,但每個人都熱愛這份工作。”

播撒的不是消毒水,是愛的種子

雖然經過地震、水災、龍捲風等多種救援行動的考驗,“鳳梨義工隊”已經歷練成了一支經驗豐富的隊伍,但參與抗擊疫情還是第一次。

“自然災害的救援行動,危險是看得到的,但這次不一樣,我們面對的危險是未知的。”儘管這樣,王治勇還是收到了多份“請戰書”,上面紅色的手印似是志願者心頭的熱血,溫暖著這個寒冷的冬天。

大年初一,王治勇便帶著隊員們走上了防疫一線,兵分幾路從事防疫工作:在車站等地為旅客市民測量體溫,為從湖北返鄉居住在酒店的人員提供後勤保障,還協助相關部門進行車輛排查工作,10日內排查車輛62753輛。

2月1日,為了助力企業復工、複學,王治勇還成立了防疫消殺分隊。“鳳梨義工隊”免費為超過500平方米的單位消毒的資訊一齣,王治勇説:“電話都被打爆了。”王治勇24小時待命的手機幾乎是走到哪響到哪。電話最多的時候,一晚上接到80多個求助電話。2月12日的時候,消殺服務就已經預約排到了3月份。

一開始有人發出質疑,消殺真的免費嗎?做得到位嗎?“免費不等於隨便應付,‘鳳梨人’從不做形式上的公益。”直到隊員背著重達70斤、裝有消毒水的噴霧機出現,完滿地完成了消毒任務,沒有收取任何費用,甚至不喝別人一瓶水之後,質疑才逐漸消除。

“不拿服務對象一瓶水,一點糧,一根線”,這是王治勇的原則。在為一家酒樓進行消殺工作前,酒樓主動提出供應飯菜,王治勇拒絕了,他説:“什麼都不需要,我們自己帶了乾糧和泡麵。”

王治勇在進行消殺工作。受訪者供圖

在王治勇的指揮下,防疫消殺分隊分組出發,一組有時一天可以為8所學校消毒。工作的時候就像“人泡在水裏”,為了細緻到每個角落,常常要跪著、趴著噴灑消毒水,大家的肩、背、腿,有的青紫,有的紅腫,手腳被汗水與消毒水漚的佈滿褶皺。

由於長期從事救援工作,四處奔波,王治勇身患疾病也無法好好醫治,在此前的一次救援行動中,他的血壓飆到了192,累倒在前線,住進了醫院。

“醫生説,只要我繼續當這個隊長,我的病就難好。”但這次,王治勇仍然衝在了防疫工作前線,因為“是佛山這座城市教會了我成長、做人。”他要守護這座城市。這些年,不管身體多麼不舒服,遇到多大的阻礙,他從未忘記初心。

在這次防疫消殺行動中,王治勇一直有一個信念:“我們播撒的不是消毒水,而是愛的種子。”

這枚愛的種子,飄散到了不少人身上。在防疫消殺過程中,很多人深受感動,主動申請加入了這支隊伍,還有一名幼兒園的工作人員説:“我們一定會把今天好好記住,教會孩子學會感恩,學會回饋社會,向‘鳳梨義工隊’學習。”

某學校送給“鳳梨義工隊”的特殊禮物。受訪者供圖

在不久的將來,不知道在哪,這枚種子還會繼續生根發芽。

這次防疫行動,是“鳳梨義工隊”服務時間最長,出動人員最多的一次。據王治勇統計,截至4月22日,累積防疫消毒面積超兩千萬平方米,排查車輛超23萬輛,收到了200多面錦旗和無數的感謝資訊。

這一串串數字背後,是救援隊長達3個月的付出。從家人不理解不支援,到如今全家三代人一起參與,走上這條路,王治勇從未後悔:“在物流最好做的時候,我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專職從事公益,每年平均回公司十個小時左右,公司這幾年沒有我,發展差了很多,但我無怨無悔,能為社會做點有意義的事非常開心,我願意終身為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