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1月24日電 王鳳秋很忙,脫貧了,她也一點不落閒。問她都忙啥?這幾年她種著地、打零工、在村裏是保潔員、家裏頭養雞又養豬,忙裏又忙外,小日子過得滿滿噹噹,這和以前一度看不到生活希望比起來,簡直判若兩人。

43歲的王鳳秋家住黑龍江省漠河市二十五站村,常住人口全算上也不過307人,而她家,曾是村裏的貧困戶。

駐村第一書記張強介紹,2014年,王鳳秋和丈夫劉良志外出打工時出了車禍,丈夫摔壞了腿,再也幹不了重活,王鳳秋也受了傷,生活急轉直下。

村裏了解情況後,隔三差五去她家做思想工作,後來又陸續給辦了低保等,日子有了起色。

“別人給指了一條致富路,那就做出個樣子看。”王鳳秋心裏憋著勁。最緊要的是先把地種好,十幾畝地照料好了,一年也能有幾千元收入。她養了40多只雞,嫌不夠,又學著養豬,不時還打點零工,丈夫也跟著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2016年底,王鳳秋家順利脫貧。但她仍盤算得仔細,這幾年還不能鬆勁,家裏還有一些“饑荒”要還、孩子上學也是一筆花銷……

2020年,王鳳秋計劃著多養幾頭豬,雞場的規模也得擴大,抽空再學幾樣新手藝,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咱不是還得奔小康使勁嘛。”她説。

歲末之時,記者在二十五站村、北紅村、大河西村等我國最北的幾個村莊採訪,傾聽貧困戶的新年新期盼。

“脫貧攻堅戰打響後,村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北紅村脫貧戶李桂英説,在駐村工作隊幫助下,她貸了款,把家裏40多平方米的“木刻楞”(簡易木房)改造成了160平方米的家庭旅館,4鋪大炕、2個標間,一年下來純收入四五萬元。

2018年底,北紅村整村脫貧。“我也算是‘有産業的人’了。”一向不茍言笑的李桂英開起了玩笑,有了穩定收入,今年她還要借著政策的東風一鼓作氣致富,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呢。

在大河西村,記者來到脫貧戶孔慶學家裏時,48歲的他正忙著處理一塊塊凍豬肉。孔慶學告訴記者,前不久,他賣了家中養殖的9頭豬,兜裏有了一筆不菲的收入,再加上護林員、種地村裏分紅等收入,足夠一家人過一個豐年。他説,多虧了好政策,讓他找到脫貧的路子,現在感覺腰也挺了,氣也順了。

新的一年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奔小康。”這些脫貧戶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