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彼此情無限,共飲一江水。”源起中國西南、縱貫緬甸南北的伊洛瓦底江,把中緬兩國緊緊聯繫在一起。千百年來,中緬兩國人民親密交往,和睦相處,互稱“胞波”。

70年前,中緬建立外交關係,掀開雙邊關係新篇章。70年來,中緬關係在互尊、互信、互助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樹立了大小國家間和睦相處、合作共贏的典範。近年來,在兩國領導人的引領和推動下,中緬“胞波”情誼歷久彌新,兩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不斷取得新進展。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最生動的現實寫照”

20世紀50年代,中緬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國際關係史上的重大創舉。60多年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已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為兩國關係發展增添了歷史厚重感和時代使命感。

中緬兩國深厚的“胞波”情誼離不開雙方領導人的辛勤培育。周恩來總理9次訪緬,緬甸領導人吳奈溫12次訪華,成為兩國交往中的佳話。“緬中兩國老一輩領導人互訪就像走親戚一樣,在他們呵護下建立起來的深厚友誼,是兩國關係不斷向前發展的基礎。”緬甸全國民主聯盟中央宣傳委員會秘書長蒙育瓦昂信對本報記者説。

緬甸前總理吳努之女丹丹努近日在仰光的家中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她表示,儘管時代不斷變遷,緬中兩國國情不同,但雙方一直保持著良好關係,“這是老一輩領導人共同培育的結果,也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最生動的現實寫照”。

近年來,習近平主席多次與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季等緬甸領導人會面,在事關對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彼此理解、相互支援、協調配合,兩國關係始終保持健康穩定發展的良好勢頭。“緬中兩國高層的密切交往,不斷為‘胞波’情誼注入新的活力。”緬甸駐華大使苗丹佩説。

習近平主席即將對緬甸進行國事訪問,兩國領導人將總結雙方交往的歷史經驗,規劃今後發展藍圖,進一步豐富雙邊關係內涵。“我們期待習近平主席的訪問,期待習近平主席此訪進一步提升雙邊關係。”緬甸杜慶芝基金會執行委員奧瑪爾對本報記者説。

“共建一帶一路為兩國合作開闢了廣闊前景”

親望親好,鄰望鄰好。2013年以來,中國踐行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提出一系列互利共贏的合作倡議,包括共建“一帶一路”、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共建中緬經濟走廊等,為中緬兩國關係行穩致遠不斷增添新動力。

緬甸從一開始就積極響應並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積極與中方拓展合作,以推動自身經濟社會發展。2019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北京會見昂山素季時表示,中方高度讚賞緬政府專門成立了共建“一帶一路”實施領導委員會,並由國務資政女士親自擔任主席。中方願同緬方加強“一帶一路”框架內互利合作,加快推進中緬經濟走廊建設,給兩國人民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利益。昂山素季稱讚共建“一帶一路”將為世界和本地區帶來福祉,也會深化緬中友誼與合作。

在兩國領導人的共同關心和引領下,中緬兩國致力於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經貿合作全面深入,呈現出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發展的良好態勢。中國是緬甸最大的貿易夥伴和最重要的投資來源國之一。近年來,中緬經貿合作愈發活躍。“共建‘一帶一路’為兩國合作開闢了廣闊前景,也為兩國工商界人士提供了眾多商機。”緬中交流合作協會執行主席李伯波表示。

共同的發展任務,成為中緬合作的重要動力。“中國通過改革開放,充分釋放出經濟活力,走出了一條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兩國經貿合作不斷深化,有利於緬甸分享中國發展紅利。”緬甸和平和解中心主任尼翁敏對本報記者説,“習近平主席的來訪將進一步提升緬中經貿合作水準,為緬甸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中國的發展經驗為緬甸提供了有益借鑒”

建交70年來,中緬傳統友誼歷經風雨從未改變,各領域務實合作成果豐富,成為休戚與共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緬中有深厚的‘胞波’情誼,兩國在共同發展的道路上始終互幫互助。”苗丹佩説,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不斷擴大開放,堅持與周邊國家共用發展成果,正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體現。“在當今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中國不斷釋放出合作共贏的正能量。”

近年來,中緬兩國在經濟技術、醫療衛生、教育培訓等領域合作不斷走深走實,民心相通不斷深化,兩國關係的紐帶更為牢固。“通過構建緬中命運共同體,兩國關係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尼翁敏説。

中緬不斷加強治國理政交流,不斷完善兩國關係提質升級的頂層設計,成為打造中緬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內容。《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在緬甸廣受好評,中國的精準扶貧理念在兩國減貧合作中實現早期收穫,中緬構建命運共同體的基礎更牢、動能更足。習近平主席來訪前夕,一系列介紹中國發展道路和習近平治國理政方略的活動在緬甸舉行,緬甸各界高度關注。“緬甸視中國為最好的鄰邦,中國的發展經驗為緬甸提供了有益借鑒。”緬甸《北方之星》雜誌社總編輯吳溫丁對本報記者表示。

在兩國建交70週年的重要年份,習近平主席即將對緬甸進行國事訪問。習近平主席將同緬方領導人共話千年“胞波”情,同譜合作新華章。中緬關係將邁上更高水準,迎來新時代。(張志文 林芮 趙益普 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