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裏的微光——盲人師生的音樂之路

新華社福州10月15日電(記者吳劍鋒)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桌上,福州市盲人學校的幾名學生,手指在密密麻麻的盲文上摸索,唇齒跟隨節拍,一字一句碰撞出稚嫩的歌聲。

這是一群在黑暗中歌唱的孩子。今年56歲的陳君恩站在孩子們面前,一手捧著盲文書,一手比劃著節奏。

“盲人孩子學習音樂,往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心血。”陳君恩説,由於視力上的缺陷,為了演繹一首歌,他們往往需要將每一個音符、每一個琴鍵的位置熟記於心,其中花費的時間與精力遠超正常孩子。

作為福州市盲校的一名音樂老師,陳君恩1991年來到學校,此前,這裡的孩子從沒有上過音樂課。

“我能理解這些生活在黑暗中的孩子,有多渴望用音樂抒發他們的情感。”陳君恩説,同理心來自與孩子們相似的人生經歷。1977年,14歲的陳君恩因病雙目失明,此後一段時間內,他都在消沉中度過。“那段時間我經常做一個夢,夢見我的同學都順利地坐上列車,一路向前走,只有我一個人在鐵軌上奔跑。”

有一回,陳君恩從母校門前經過,回想多年來休學在家一事無成,回家後,他創作了歌曲《不敢從這裡走過》,在這首略顯悲觀的歌曲最後,他唱道“只要我能夠頑強地朝著目標向前走,曙光就會呈現在夜的盡頭……”

事實上,休學在家的日子裏,陳君恩一直用自學音樂的方式消解生活的沉悶,然而當時的他或許不會想到,音樂最終帶來穿透陰霾的曙光——1985年,陳君恩開始學習中國函授音樂學院理論作曲係的課程,兩年後,他考上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建省第一位盲人大學生。

陳君恩成為教師後,通過傳授樂理知識和樂器彈奏,他讓越來越多的孩子有了用音樂抒發情感的機會。

陳君恩印象最深的是一名肢體殘疾的盲人學生。最初,這名左手只有兩個手指的學生提出想學吉他,被他一口回絕,然而最終學生的執拗還是感染了他。“我把吉他的6根弦對調了位置,讓他右手按弦,左手彈琴。”陳君恩説,這個原本遙不可及的音樂夢,最終在師徒二人的合力下成為現實。

就像泰戈爾的詩句“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在當老師的28年裏,他見到無數這樣的孩子,他們因為種種原因,生活在黑暗中,卻仍渴望用歌唱去追逐生命的微光。

今年15歲的鄭達鴻,在跟隨陳君恩學習了吉他入門後轉而尋求專業輔導,如今已經達到古典吉他十級的水準,“我希望將來能當一名音樂老師或作曲家。”他説。

陳君恩教過的孩子中,有的在國家級比賽中榮獲一等獎,有的成為福建省殘疾人藝術團的骨幹,也有的考入音樂院校,但他們中更多的人,最後放棄了音樂的路。這也是大多數盲人面臨的現狀——在我國,有1700多萬視力殘疾者,他們中多數走上了按摩等平凡崗位。

陳君恩不奢望音樂能改變孩子們的人生,也不指望大家都靠音樂吃飯。在他看來,相比于照亮孩子們的前程,音樂更為重要的,是照亮孩子們的心靈,“由於生活在黑暗中,很多孩子會變得孤僻,我希望音樂能讓他們更加樂觀,結交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