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紹興10月14日電(記者 葉婉瑩)茂林修竹、綠樹濃陰,水光山色相映成趣,人文生態相互交融……10月12日,記者跟隨“美麗河湖”網路主題活動採訪團走進浙江省紹興嵊州市,探尋山水相融、城水相依的詩畫嵊州在河湖長制全面推行下的“水岸新生”。
位於浙江省紹興嵊州市境內的剡溪。中國青年網記者 葉婉瑩 攝
“水埠樟香”“溪行花海”“清風詩韻”……走近剡溪,不僅能欣賞到“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自然風光,目光還會不禁被兩岸充滿人文氣息的水利景觀所吸引。
剡溪位於曹娥江上游,全域位於嵊州境內,是嵊州名副其實的“母親河”。
近年來,嵊州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深入推進“五水共治”,堅持水岸同治、標本兼治、綜合施策,在提升水質、防洪保安、生態修復的同時注重水利文化建設和便民服務,打造融生態之美、人文之美和發展之美于一體的“最美河流”。
“嶀浦望月”景點內,一群老人正坐在剡溪岸邊聊天。中國青年網記者 葉婉瑩 攝
在剡溪岸邊“嶀浦望月”景點,人們或閒談散心,或坐岸垂釣,好不愜意。然而在幾年前,這裡還是個臟亂差的砂場碼頭。
“運沙的柴油船24小時不停歇,連水裏捕上來的魚都是柴油味的。”嶀浦村副書記(挂職)楊炎明告訴記者,近年來,附近砂場、違章建築等被陸續關停或拆除,依託“謝靈運垂釣”等文化底蘊建造的廣場、垂釣臺等景觀拔地而起,並免費開放。“河水清澈了,岸上更美了,釣上來的魚再沒有柴油味兒了。”楊炎明説。
這裡與其説是景點,其實倒更像附近村民的“後花園”,散步、下棋、跳廣場舞……村民們的很多業餘生活都在這裡開展。
位於“嶀浦望月”景點的垂釣臺。中國青年網記者 葉婉瑩 攝
釣魚愛好者王先生沒事的時候總喜歡來這裡釣上幾桿。“兩三年前這裡環境不太好,我也是偶爾才過來。但是現在水好了,釣上來的魚味道好了,心情也更好了。”
從嶀浦村出發,沿剡溪向南一路而行,便來到了風景如畫的艇湖城市公園。一湖兩堤、三線五區、七島八景……這座總面積達4.8平方公里的公園內處處融入了嵊州特有的唐詩文化、越劇文化和名人文化,其標誌性建築“蘊秀閣”便化自杜甫咏剡名句“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
艇湖城市公園一景。嵊州市水利局供圖
這座自然與人文相交融的公園前身為湛頭滯洪區。因地勢低窪,該地區曾飽受洪水侵襲。為提升防洪能力,2016年起政府開始規劃建設滯洪區改造工程,在提升防洪排澇能力的同時進行景觀提升,打造集“水利、旅遊、景觀、生態、文化”等功能于一體的湛頭滯洪區·艇湖城市公園項目。
家住附近的蔣林頭村村民陳瀟鈮今年22歲,她至今仍記得小時候發洪水時的情形:“一到雨季房子就會進水,洪水一來稻田、屋子都被淹了。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有一個竹排,大水一來就坐著竹排逃走。”
而現在,她和家人早已不再受困于洪水氾濫,以前逃命用的竹排成了偶爾娛樂的玩具,新建成的艇湖公園也成了平時休閒時的好去處。“現在這裡環境好了,來的遊客也多了。”陳瀟鈮説,“我每天下班都會經過這裡,平時吃完飯沒事也喜歡來這裡溜達溜達,看到這麼美的環境,整個人心情都變好了。”
和陳瀟鈮一樣,嵊州市民尹福妹也喜歡在晚飯後出門活動。不同的是,尹大姐的愛好是跳廣場舞,而活動地點則是自家附近的“美妙三公里”濱江公園。
“美妙三公里”濱江公園夜景。嵊州市水利局供圖
該公園位於嵊州城南新區,一期和二期工程全長均為3公里。在設計之初,“美妙三公里”濱江公園便以“水”與“城”的融合為出發點,在承擔防洪和生態廊道功能的同時植入市民遊憩體驗功能,通過綠色臺地開放空間與生態修復後的剡溪秀麗景色,為市民創造與水互動的生活和文化體驗,再現美麗詩意的“青青剡溪”。
水文相融、城水相依。在嵊州,美麗河湖的建設不僅在“治水”,也在“綠岸”,不僅在“水之清”,也在“水之美”、“水之韻”,一處處青山綠水正無聲擘畫著詩意裏的山水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