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嵊州10月14電(汪亞)剡溪,是浙江省嵊州市的母親河,位於曹娥江上游,從嵊州市開發區屠家埠至三界鎮嶀浦段,全長18.7公里,河道蜿蜒曲折,沿岸風光秀美。城有水則秀,嵊州因水而美,卻也曾因水而困。嵊州屬盆地地貌,由於四週山川高逾千米,源短流急,歷來下泄不暢,飽受洪水侵襲。

如何下好“水利”這粒棋子,盤活城市發展這盤大棋,不僅是嵊州治水面臨的一道必答題,更是彰顯嵊州水文化的一道附加題。

家住嵊州經濟開發區浦口街道蔣林頭村的陳瀟鈮告訴記者,村子裏家家都有一葉竹排,“過去每逢汛期或颱風,一發大水家裏就要進水,有一米多高,大家就要劃竹排逃走,等水退了再劃回來。”依水而居的村民們不得不忍受著洪水侵擾之苦。如今,隨著湛頭滯洪區·艇湖城市公園項目的開工建設,一切悄然生變。

圖為艇湖城市公園一角。嵊州市水利局供圖

湛頭滯洪區·艇湖城市公園項目屬於浙江省重大水利項目,納入浙江省百項千億防洪排澇工程,是曹娥江流域防洪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護衛著嵊州市區和經濟重地開發區(浦口街道)的防洪安全。截至今年9月底,累計投資15億元,其中湛頭滯洪區改造工程總投資13億元。艇湖城市公園工程總投資2億元,是湛頭滯洪區改造工程基礎上的景觀提升工程。

據了解,湛頭滯洪區改造工程開挖滯洪區庫區面積2.2平方千米,總庫容3800萬方,調節庫容2790萬方,18米高程以下庫容由3288萬方增加到3486萬方,增加庫容約200萬方,對於防洪滯洪、減緩下泄壓力有著重要意義。同時新建加固堤防4.85千米、堵壩1道、水閘2座,整治修復水環境0.86平方千米。湛頭滯洪區改造工程與北側四明山沿山高排、新四明江、屠家埠排澇站等水利工程聯動作戰,護衛著嵊州市區與經濟主戰場,化水害為水利。

“今年‘利奇馬’颱風來的時候,家裏也沒事,以前逃生用的竹排,現在都成了娛樂休閒的工具。”在陳瀟鈮看來,湛頭滯洪區·艇湖城市公園項目不僅有效防治洪水,更為當地老百姓提供了休閒鍛鍊的好去處,整個村子環境也變得更好了。

把水利作為第一基礎、重大民生和發展之首,開拓“水利+”生態綜合治理創新之路,集“水利、旅遊、景觀、生態、文化”等功能于一體,嵊州治水,不僅讓河道“脫胎換骨”,更讓“美麗河湖”多了份人水相親的獨特韻味。

圖為嵊州城南新區居民在濱江景觀帶開展休閒活動。新華網汪亞/攝

2014年以來,嵊州市城南新區以城市中心南移為機遇,重點開展濱江河道綜合整治工作,投資3億元將一條水泥渠壩打造成集防洪、旅遊、文化、生態保護為一體的城市濱江景觀帶。

“這裡以前就是城中村,路特別亂,一下雨到處是泥巴。自從修了這片景觀帶,我們也有了娛樂休閒的地方,大家都愛來這。”家住橋南社區的王小鳳因為拆遷改造搬離了曾經的“城中村”,儘管如此,仍然常和原來的老鄰居約著過來跳舞唱歌,“我從家騎車過來要半個多小時,就因為這裡環境特別好,也不覺得遠不覺得累。”

嵊州市水利局總工程師邱曉軍告訴記者,作為綜合性城市景觀工程,濱江景觀帶通過向北與“詩畫剡溪”、艇湖城市公園連接,向南與新昌江景觀工程相聯,串點成線,連線成片。同時,堅持水岸同治,通過開展畜禽養殖專項整治、“清三河”專項行動、“污水零直排”建設等,全面提升斷面水質,從而實現了生態共存、活力共用、文化共融的美好願景。濱江景觀帶不僅大大提升了城南新區的城市品位,而且有效拉動了周邊區塊商業活動的繁榮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