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10日晚,2018年和2019年兩屆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波蘭女作家奧爾嘉·朵卡萩(Olga Tokarczuk)和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分別獲獎。
兩位獲獎者是誰?
奧爾嘉·朵卡萩1987 年憑藉詩集《鏡子裏的城市》登上文壇,而後接連出版長篇小説《書中人物旅行記》、《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等。
其書寫風格頗為魔幻,反映出波蘭居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她在內的神秘的世界觀。
1966年,奧地利小説家、劇作家彼得·漢德克的劇作《罵觀眾》發表後,開始受到關注。此後,他最為著名的劇作《卡斯帕》發表。
2016年彼得·漢德克曾到訪中國。那一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是鮑勃·迪倫。
有意思的是,在被媒體問及如何看待鮑勃·迪倫獲獎時,彼得·漢德克表示,諾貝爾獎僅考慮書、文學,或者是寫作本身的時候越來越少了,而是會考慮其他的一些因素。“這其實也是我們整個時代的一個特徵,這並不是一個進步。文學其實就是閱讀,現在大家對閱讀越來越不太重視,這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為何是“雙黃蛋”?
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為何頒出“雙黃蛋”?這還要從之前的一件醜聞説起。
2017年,法國攝影師阿爾諾捲入性侵醜聞,而阿爾諾正是瑞典文學院院士佛羅絲登松的丈夫。
眾所週知,瑞典文學院是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審機構。此外,阿爾諾還涉嫌先後7次洩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名單給博彩公司,他與妻子均受到貪腐指控。
夫妻二人一連串的醜聞令瑞典文學院陷入嚴重的信任危機,多名院士先後辭職抗議,最終導致評審沒辦法再繼續下去。
在輿論壓力之下,2018年5月4日,瑞典文學院宣佈停頒2018年的文學獎。因此,今年同時揭曉了2018年與2019年兩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不過,停發當年的文學獎也不是特例,瑞典文學院歷史上也曾5次推遲頒發文學獎。不過,因性醜聞停發文學獎,瑞典文學院名譽嚴重受損,這在諾貝爾獎歷史上很少見。
曾經獲獎大師都有誰?
一百多年來,上百位文學巨匠獲此殊榮。其中不少作品已成為今天人們記憶中的經典。
像海明威、羅曼·羅蘭、馬爾克斯等人的作品都曾出現在課本中,而《等待戈多》、《鐵皮鼓》等作品則以戲劇或電影的形式給大家留下印象。
此外,諾貝爾文學獎也不乏“中國元素”。
1938年,美國作家賽珍珠憑藉其長篇小説《大地》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而這部作品正是描寫中國農民生活的作品。
當年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獎詞稱讚其作品中“對於中國農民生活的豐富和真正史詩氣概的描述”。
據諾貝爾獎官網公開資料,在中國作家中,胡適曾于1939年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1940年、1950年,林語堂兩次被提名。可惜的是,兩每人平均未得獎。
2012年,莫言摘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籍作家。諾獎評審委員會表示,莫言的作品“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那些“陪跑”的人
由於評選過程不公開,提名名單和意見都會被保密50年,每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發前,人們都會提前競猜。
按照現行諾貝爾文學獎評選規則,需要先由有資格提名的個人和組織提名,委員會再篩選出15-20人作為初步候選人,而後從中選出5位優先候選人,最終在此基礎上確定獲獎者。
獲獎者揭曉前,博彩公司往往會開出賠率榜。雖然他們也無法確切知道哪些作者進入提名名單,可這樣的猜測依舊引人關注。
有一些作家,幾乎每年都會出現在賠率榜上,他們常被稱為諾獎“陪跑者”。比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肯亞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等都曾多年被認為是熱門的人選。
成名甚早的村上春樹多年來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只不過幾乎次次落空,被稱為“萬年陪跑”。遺憾的是,今年他依舊未能獲獎。
資料圖:作家殘雪。中新社發 羅小韻 攝
而據報道,中國作家殘雪、余華、楊煉等人今年也出現在賠率榜單上,殘雪還一度排名十分靠前。
不過,殘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諾獎賠率榜的排位對自己沒有什麼影響,“我還是每天在這裡寫作”。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已經揭曉,對於作家來説,寫作還將繼續。你準備去讀他們的作品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