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70年)國際輿論場聚焦中國發展成就 期待國慶閱兵“高光時刻”

中新社北京9月30日電 (記者 吳旭 劉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之際,國際輿論場再次將目光聚焦中國,點讚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發展成就,期待國慶閱兵的“高光時刻”。

中國發展牽動世界神經

“我第一次來中國的時候是在25年前,那時候在北京最常見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印象最深的就是在路口等紅綠燈的自行車隊。現在的北京完全不同了,到處都是高樓大廈。”捷克前總統瓦茨拉伕·克勞斯向中新社記者回憶起自己的“中國印象”時説,中國的發展速度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前所未有的。

新加坡《聯合早報》刊文指出,中國實現了快速和可持續的崛起,不僅催生了內部新制度的誕生,而且開始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在劇烈變化的國際事務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中國選擇了一條過去誰都沒有走過的發展道路,並且在這條道路上贏得了越來越多國家的信任。”泰國副總理威薩努認為,70年來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為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經驗。

巴基斯坦總統阿爾維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過去的70年裏,他親眼見證了中國人民提高生活水準,與貧困作鬥爭的偉大事業,這些經驗值得巴基斯坦學習。

在日前中國官方舉辦的“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推進中國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新聞發佈會上,中國經濟發展的“成績單”成為路透社、《金融時報》等關注的焦點。在《為人民謀幸福:新中國人權事業發展70年》白皮書發表後,中國人權事業的發展進步是拉美社、《聯合早報》等熱議的話題。在“共赴冬奧之約”主題採訪中,“水立方”變“冰立方”的最大難點成為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感興趣的問題。而日前正式投運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更因創造了諸多“世界之最”受到英國廣播公司、日本共同社等媒體的普遍關注。

中國在經濟、文化、科技等各領域的“一舉一動”都在吸引著國際社會的目光。正如《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白皮書中闡述的那樣,中國發展進入了新時代。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從未像今天這樣全面、深刻、長遠;世界對中國的關注,也從未像今天這樣廣泛、深切、聚焦。

9月25日上午,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活動新聞中心與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國防部新聞局,共同組織閱兵訓練採訪活動。圖為一名外國記者拍攝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軍樂團。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閱兵展現國防建設新成就

即將舉行的國慶70週年閱兵活動連日來成為外界關注的話題。從新聞中心舉行的集體採訪到走進閱兵訓練場的實地探訪,相關訓練準備情況屢見外媒報端。

這次閱兵編59個方(梯)隊和聯合軍樂團,總規模約1.5萬人,各型飛機160余架、裝備580台(套),是近幾次閱兵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日本《朝日新聞》、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等多家媒體在報道中均引用了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介紹的數據。

《聯合早報》評論稱,從改革開放後軍力增強,落實科技強軍和國家綜合實力加強,到即將突出展現的國防科技工業自主創新能力,中國軍隊歷年來的進步是不爭的事實。

路透社的一篇文章寫道,中國人民解放軍視閱兵為中國軍人形象、軍隊形象乃至大國形象的重要展示。為了展現中國軍人的良好形象,參加受閱的官兵為達成這項光榮任務,“用血性鬥志去砥礪”,每天進行著2萬餘次踢腿、3萬多步行的高強度訓練,以做到身姿挺拔威嚴,步伐整齊有力,口號嘹亮高亢。

閱兵式上將有哪些武器裝備亮相成為海外諸多媒體的“熱搜”話題。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俄軍事專家瓦西裏卡申的話稱,預計中國將在本次閱兵式上展示多款令人印象深刻的新型裝備,這凸顯出現代化中國的力量和決心。

南韓廣播公司、新加坡《海峽時報》、日本放送協會(NHK)等都不約而同地對“東風-41”導彈是否亮相閱兵式表達了關注。對於外媒的關注和猜測,中國官方在接受集體採訪時回應説,“請大家拭目以待,相信不會讓大家失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