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1日,隆重的國慶慶典將在北京舉行,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在這場盛大慶典即將來臨之際,世界各國媒體的鎂光燈,紛紛聚焦中國。對於此次國慶慶典和閱兵儀式,外媒形容為“史上規模空前”的“一場盛宴”。

9月25日上午,在閱兵訓練採訪活動中,一名外國記者拍攝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軍樂團。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的成立,宣告了現代中國的誕生。雖然每年中國都會在10月1日舉行紀念活動,但2019年的慶典規模,將是“前所未有”的。

本次慶典囊括多項活動,路透社認為,閱兵儀式將是其中的“亮點”。

【期待!外媒稱中國國慶閱兵將規模空前】

近日,中新社記者探訪了位於北京市郊的國慶閱兵訓練場,了解國慶閱兵的相關組織與訓練情況。中新社記者 崔楠 攝

法新社報道稱,70年來,中國從一個飽受戰爭和饑荒蹂躪的國度,變成一個強大的現代化民族國家。不斷增強的經濟和軍事實力,使得它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因此,本次中國國慶“大閱兵”,無疑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不少外媒將此次閱兵與新中國成立60週年閱兵,和2015年中國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的閱兵式進行對比後發現,本次閱兵將是一場盛宴。多家外媒使用了“規模空前”、“引人注目”等詞彙,來表達期待之情。

卡達半島電視臺報道稱,中國上一次舉行類似規模的閱兵是在2015年。當時,1.2萬名士兵參加了紀念二戰結束70週年的閱兵式。英國《每日郵報》則表示,“10月1日在中國首都舉行的閱兵式,將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閱兵式”,閱兵式結束後,還將有“10萬人參加群眾遊行。”

馬來西亞《星報》刊文稱,雖然屆時北京安保方面會比較嚴,但這是值得的,因為這樣規模的慶祝活動數年才會舉行一次。

9月25日上午,在閱兵訓練採訪活動中,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軍樂團在訓練。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新加坡《聯合早報》則在相關報道中,詳細介紹了將接受檢閱的士兵方陣,並稱這些隊伍體現了中國軍隊改革後的新面貌。

在閱兵儀式中,英姿颯爽的女兵方陣,一直是鎂光燈的焦點。《每日郵報》9月4日還以特寫形式報道了2015年參與閱兵的女兵門佳慧。文中引述門佳慧的話説,從軍雖然艱苦,但為了完成任務,這些都不算什麼。她説:“我從未後悔成為一名軍人”。

中國本次閱兵,將首度安排兩名女將軍擔任女兵方隊的領隊。這也是歷次閱兵中,首次在徒步方隊安排女將軍受閱。

此外,《美國國防新週刊》、亞洲新聞臺等外媒,還紛紛報道近日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的表態。吳謙指出,70年來,中國軍隊的發展壯大有目共睹。我們既沒有意圖,更沒有必要通過閱兵來“秀肌肉”。

【聚焦!外媒熱議哪些武器裝備將亮相】

資料圖:201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會,東風-31彈道導彈發射車接受檢閱。

本次中國國慶閱兵中即將亮相的武器裝備,是外媒熱議的另一大焦點。

1984年閱兵,中國首次展示陸基洲際導彈;

1999年閱兵,最受關注的,是“東風-31”洲際彈道導彈;

2009年閱兵,中國展示的武器包括巡航導彈、反艦彈道導彈,及多種戰略導彈。

因此,今年的國慶閱兵將有什麼武器裝備登場,備受關注。

自9月以來,日本共同社就對閱兵演練進行了連續報道,不僅對演練中出現的“殲-20”等武器裝備表達了關注,還對正式閱兵時將出現何種武器,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尼日利亞《每日信報》則注意到,本次閱兵式展出的裝備,均是現役主戰裝備,全部為中國國産。而泰國《世界日報》、南韓KBS電視臺等媒體也紛紛分析,中國的閱兵式上將有哪些“國之重器”亮相。

資料圖:201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會在北京舉行,殲-15艦載機梯隊接受檢閱。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美國《洛杉磯時報》稱,中國將在閱兵式上展示580台(套)裝備。閱兵式上,將有更多的飛機,更多由中國製造的火箭,更多展示中國技術的先進軍事裝備。

其報道稱,常規的噴射尾跡的飛機隊列將出現,不那麼常見的、組成“70”字樣的直升機隊列也將接受檢閱,它們將攜帶鮮艷的旗幟,象徵著中國革命烈士的精神。

新加坡《海峽時報》則援引南洋理工大學國防與戰略研究所軍事專家Collin Koh的觀點,對屆時常規武器與戰略武器展出的比例感到關心。

“東風-41”導彈,成為多家媒體關注重點。英國路透社、日本放送協會(NHK)、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等媒體,都在報道中提及該導彈。美國《外交官》雜誌更是專門發佈了一篇報道,分析了“東風-41”現身閱兵式的可能性。

資料圖:2015年9月3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圖為指揮資訊系統裝備方隊接受檢閱。

雖然外媒已經開始扎堆預測,不過對於“東風-41”導彈是否會亮相,在9月24日下午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活動新聞中心第一場專題集體採訪中,閱兵聯合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副參謀長譚民少將表示:“還有一週時間,請大家拭目以待,相信不讓大家失望”。

俄羅斯專家也認為,本次閱兵將成為“軍事迷的盛宴”。俄羅斯衛星網刊登署名瓦西裏 卡申的評論文章稱,每次閱兵,都標誌著中國軍事實力的某一發展階段。而此次閱兵式所展示的裝備,將凸顯現代化中國的力量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