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建立什麼樣的政治制度,是近代以後中國人民面臨的一個歷史性課題。”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感慨,“為解決這一歷史性課題,中國人民進行了艱辛探索。”

關鍵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

“諸位代表先生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它將表明:佔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毛澤東同志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的講話,字字鏗鏘。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産黨率領中國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這一過程中,中國共産黨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常務副主任金衝及認為,新中國的成立,在人們面前出現的是前所未有的人民大團結的全新局面。其關鍵在於:有中國共産黨這樣一個能夠正確指引前進方向、深得民心、堅強的黨成為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的核心力量,“這是中國幾千年曆史上從來不曾有過的。”

截至2018年底,中國共産黨黨員總量突破9000萬名,基層組織達461萬個。其中,建立黨組織的民營、外資等非公有制企業法人單位158.5萬家,社會組織法人單位26.5萬個,基本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有了中國共産黨的堅強領導,中國才能夠真正集中力量辦大事。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中國共産黨。這首先指的是,關鍵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同時指的是,關鍵在中國共産黨的自我革命。在中國共産黨的自我革命中實現中國共産黨的正確領導,這是中國人民經過長期革命、建設、改革獲得的重要歷史經驗。”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會長鄭必堅認為。

中國式民主行得通、很管用

一項制度,從誕生到成熟,需要經歷實踐的檢驗。

以剛剛迎來70歲生日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為例,新中國成立前的第一屆全體會議,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為新中國誕生作了全面準備,也標誌著人民政協制度正式確立;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入了新時期;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中央對人民政協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在我看來,中國之所以成功,其中一個根本原因就是中國的制度優勢。中國政治制度的突出優勢在於,中國共産黨能夠團結其他政黨,在共同協商的基礎上制定出務實而長遠的發展規劃,並且一道為實現遠大目標而奮鬥。這在世界上其他國家是很少見的。”中歐數字協會主席路易吉·甘巴爾代拉認為。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首席研究員亞歷山大·洛馬諾夫感慨,對比西方社會的現狀,中國的新型政黨制度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則成為中國人民在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自誕生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不斷得到鞏固和發展,展現出蓬勃生機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表示:“實踐充分證明,中國式民主在中國行得通、很管用。”

依法治國在時間長河中輝映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是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必然要求。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李宗勝説,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他提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二者相互銜接,開啟了全面依法治國新時代。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實踐表明,我國的法治進程不是斷裂的、自發的或者漫無目的的,而是連續的、有領導的、有規劃的逐步推進的過程。”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馮玉軍總結道。

值得一提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有機統一,成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中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

改革是不變的主題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機構歷經多次改革。2018年2月,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著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丁元竹總結説,從1978年以來的每一次黨的三中全會來看,改革是不變的主題。這説明,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不斷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要運用制度的力量和優勢,推動經濟增長、社會進步、文化繁榮。

放眼70年來中國的政治建設,亮點遠不止這些,還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一國兩制”等諸多制度保障與制度框架。長期發展過程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始終具有適合國情、與時俱進的自我完善能力。

70年的光輝歷程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