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胸手腳,點線成面;眼神堅定,英姿挺拔;戰車轟鳴,整齊劃一……當前,參加國慶70週年閱兵的官兵正在進行最後緊張的訓練。9月17日,科技日報記者獲准進入閱兵集訓點參觀採訪。

“此次閱兵的基調是,宣誓人民軍隊聽黨指揮的政治信念,反映全力推進改革強軍的巨大成就,展示履行新時代使命任務的綜合實力,展示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堅定自信。”閱兵聯合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副參謀長譚民介紹完閱兵訓練的基本情況後,這個被廣為關注的神秘營區首次向媒體開放。

國之大典,看點多多

閱兵,是展示國威軍威的窗口。這次閱兵共編設了59個方(梯)隊,閱兵總規模約1.5萬人,各型受閱裝備580台套,可謂亮點多多。

在閱兵集訓點採訪,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受閱官兵為了國慶那一刻雄赳赳、氣昂昂走過天安門,正在為夢想拼搏,為精彩奮鬥。

“我是首次參閱,維和部隊方隊也是首次參閱。要向全世界展示我們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擔當,責任重大、意義重大。這對我個人和維和部隊來説,都是莫大的榮譽。”走下訓練場,維和部隊方隊將軍領隊徐有澤少將感慨道。

記者了解到,這次閱兵是將軍參與最多的一次。徒步方隊和裝備方隊中,大多數方隊均編設2名將軍領隊,其中還不包含組織閱兵的將軍。

歷次閱兵裝備受關注、受曝光程度高,是壓軸大戲、最大看點。這次閱兵也不例外。

在裝備方隊採訪,記者看到多型裝備一字排開,氣勢恢宏。

坦克駕駛員丁輝已是第5次參加閱兵。2009年、2015年、2017年他都是方隊頭車的駕駛員,是整個裝備方隊的引導第一車。今年,他再次駕駛頭車。

譚民介紹:“此次參閱的武器裝備集中反映了國防科技自主創新70年的建設成就,展示了現役國産主戰裝備的現代化水準。值得指出的是,這些裝備全都是國産裝備。”

精細訓練,科學確保

閱兵訓練,對動作要求非常精確,身體前傾多少、額頭上揚多少、槍線如何成一條直線,等等。這些細微之處要做到分毫不差並非易事。

比如,訓練要求踢腿定高、步幅定距、步速定準,每分鐘行進112步,每步75釐米,突出面部表情和眼神訓練,充分展現受閱官兵意氣風發、威嚴彪悍的精神。這樣的精細要求,就必須要做到所有隊員一視同仁,將軍士兵一個樣、年齡大小一個樣、場上場下一個樣。

維和部隊方隊的訓練組做過這樣一個統計,隊員們每人每天平均站軍姿不少於90分鐘,踢腿次數高達8000余次,平均每人踢壞1.5雙作戰靴。

除了“刷時間”,運用科技手段也很重要。

“通過天安門的時間,誤差不能超過0.03秒!”武警反恐突擊方隊駕駛員王晨義介紹。

為此,裝備方隊在訓練手段上積極發揮技術手段作用,首次推廣運用某型訓練考核服務系統,將單裝駕駛精度偏差控制在0.1釐米,時間誤差控制在0.01秒。

而空中梯隊的綜合保障科技手段也大幅增加。訓練評估上,他們協同院校、科研機構開發了評估系統,空中飛行偏差、評判做到了精準化;充分利用資訊化手段,依託航材保障系統,建立完善各戰區、陸航、海航、各工廠的大數據,提高航材精準維修保障能力;為參閱飛機加裝某型著陸系統,使訓練著陸更加精準。

以人為本,精心保障

1999年國慶閱兵,受閱官兵住的是木板房。2009年國慶閱兵,受閱官兵不僅住上了隔熱防潮材料建造的板房,還配了空調、電視、洗衣機。而這次,受閱官兵住的不再是臨時搭建的板房,而是依託當地部隊單位建設的固定營房。官兵都説,這裡就和“家”一樣。

在儀仗方隊宿舍參觀,記者看到,為了烘托閱兵氣氛,他們對宿舍進行了簡單裝點,走廊裏挂滿了部隊光榮歷史的照片,受閱官兵每天被熏陶和感染。宿舍裏還設置了圖書自動借閱機,以豐富官兵的業餘生活。

訓練道旁專門停放了救護車,這是聯勤保障兵站醫療防疫隊採取的場地周邊伴隨保障形式,確保受傷官兵能得到及時救治。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醫療防疫隊以第983醫院為主體組建,配屬加強了解放軍總醫院、中部戰區總醫院的醫療護理專家,可謂是陣容強大。

為解除受閱官兵的後顧之憂,閱兵集訓點還專門開設了銀行、超市、郵局、洗衣房、修鞋店等。

採訪中,記者看到了一款名為“兵悅”純凈水的桶裝水,這是由閱兵集訓點工作人員自己生産的,專門供應參閱人員飲用。

聯勤保障兵站軍事設施保障中心主任甄波介紹,為了保障參閱人員能喝上放心、安全的飲用水,他們專門引進了全自動凈化生産線,每天要生産約千余桶水。除了經過嚴格檢驗之外,每天生産的第一桶水堅持由生産人員自己喝,以確保水質安全放心。

“一切都為了保障受閱官兵能以最好的狀態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兵站的一位負責同志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