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七十年風雨兼程,七十載砥礪前行。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産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70年,中國在多個方面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中國的綜合國力日益增強,中國人民的生活日漸美好。

今天起,本報推出系列報道,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個方面全面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發展成就。

9月24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活動新聞中心舉行首場新聞發佈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説,70年來,我國綜合國力大幅提升。1952年至2018年,我國GDP實際增長174倍;每人平均GDP從119元提高到6.46萬元,實際增長70倍。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外匯儲備第一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使用外資第二大國、對外投資第二大國。

70年來,中國經濟量質齊飛,“中國號”經濟巨輪劈波斬浪,穩健運作。

經濟發展創奇跡

70年滄桑巨變,中國經濟實力躍升,發展活力貫穿社會方方面面。

這巨變是經濟總量連上臺階。新中國誕生時,中國經濟基礎極為薄弱。1952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僅為679億元,近3年,經濟總量連續跨越70萬億、80萬億和90萬億元大關,穩居世界第二位。

這巨變是大國家底日趨殷實。財政實力由弱變強。1950年全國財政收入僅為62億元,2018年達到183352億元。外匯儲備大幅增加。1952年末外匯儲備只有1.08億美元,2018年末,外匯儲備餘額為30727億美元,連續13年穩居世界第一。

這巨變是貿易往來舉世矚目。2018年,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4.6萬億美元,比1978年增長223倍,連續兩年居世界首位。

這巨變是開放打造引資熱土。放寬市場準入、優化投資環境,2018年,中國實際使用非金融類外商直接投資1350億美元,比1983年增長146倍,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第二大外資流入國。

“70年,我們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偉大奇跡。”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高翔説,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在不長的時間裏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改革開放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全面展開,充分釋放了中國經濟的活力,創造了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罕見的中國速度。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也經歷了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等的嚴重衝擊,但中國經濟經受住了嚴峻考驗,表現出極強的韌性。

三次産業挺脊梁

從南到北“鐵騎千里卷麥浪”,糧食生産再傳豐收喜訊;從沿海到內陸,智慧化生産線深入工廠車間;從交通運輸、批發零售到資訊、金融,服務業突飛猛進為社會添福祉……三次産業的健康發展,讓中國經濟挺起脊梁。

70年來,中國糧食總産量由1949年的11318萬噸提高到2018年的65789萬噸,全國耕地灌溉面積由1952年的1996萬公頃擴大到2018年的6810萬公頃,有力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工業體系逐步完善,目前,中國已成為擁有聯合國産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200多種工業品産量居世界第一。服務業蓬勃發展,2018年,第三産業增加值達到469575億元,比1978年實際增長51.0倍。中共十八大以來,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成為保障就業、穩定經濟的重要力量。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按照生産力發展要求調整所有制結構,按照比較優勢原則調整産業結構,工業化快速推進,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蔡昉説。

探月工程、北斗導航、量子通信,南水北調、西氣東輸、港珠澳大橋……中國涌現出一批亮眼的國之重器、國家工程。當前,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蓬勃發展,古老的中國又在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中踏浪前行。

民生改善生活美

經濟發展要落到改善民生上。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原會長高尚全説,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經濟建設實踐啟示我們,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生産目的是做好經濟工作的前提。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生産目的,著眼于大力改善人民生活,經濟就能發展得比較好。

70年來,中國堅持讓人民群眾共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成果,人民生活前所未有地安定富足。

從解決溫飽到實現總體小康。1978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高達7.7億人,到2018年已下降到1660萬人。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力度之大、效果之彰,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中國還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覆蓋人口最多的社會保障體系。目前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過9億人,醫療保險覆蓋超過13億人,基本實現全民醫保。

從節衣縮食到“芝麻開花節節高”。隨著經濟發展,就業增加,居民收入持續增加,消費水準隨之提高。2018年全國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8228元,每人平均消費支出為19853元。家電、汽車等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大幅增加,居住條件顯著改善。

重視內部積累、採取有利的工業化策略、強調科技創新、抓牢民生改善……“中國經濟的發展奇跡不是簡單地依靠資源稟賦、照搬國外發展經濟學理論和經驗取得的,而是從中國的現實情況出發,在不斷探索有效的發展戰略、經濟政策和制度形式,克服了發展中國家普遍面臨的一系列挑戰,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發展道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説,這些成功經驗,也將成為應對困難挑戰、確保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