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本次閱兵在近幾次閱兵中規模最大,按閱兵式、分列式兩個步驟進行,時長約80分鐘。慶典活動演奏曲目達50多首,為歷次國慶活動最多;受閱裝備均為國産現役主戰裝備,首次亮相的新型武器裝備比重較高;受閱高級指揮員數量為歷次閱兵最多。

9月24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活動新聞中心在北京舉辦第一場專題集體採訪。

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作戰局副局長蔡志軍少將,閱兵聯合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副參謀長譚民少將,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介紹了有關閱兵活動安排,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本次閱兵總規模約1.5萬人,各型飛機160余架

蔡志軍介紹:閱兵活動按閱兵式、分列式兩個步驟進行,時長約80分鐘。分列式,依次按空中護旗梯隊、徒步方隊、裝備方隊、空中梯隊的順序通過天安門廣場。

“這次閱兵編59個方(梯)隊和聯合軍樂團,總規模約1.5萬人,各型飛機160余架、裝備580台套,是近幾次閱兵中規模最大的一次。”蔡志軍説。

在這次集體採訪中,“最大”“最多”“首次”等詞語頻頻被提及——

慶典活動演奏曲目達50多首,是歷次國慶活動最多的一次;繼朱日和沙場閱兵和海上專項閱兵後,首次亮相的新型武器裝備比重較高;絕大部分方隊編設將軍領隊,由受閱部隊2名指揮員共同擔任,將軍人數超過以往,是歷史上高級指揮員受閱數量最多的一次;首次借助倣真模擬系統,對總體方案進行推演論證;首次在徒步方隊安排女將軍受閱;首次安排維和部隊方隊參與閱兵……

“受閱部隊在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近平主席堅強領導下,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以昂揚的狀態、一流的標準,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奉獻一場富有中國氣派、體現時代特色、展示強軍風采的閱兵盛典。”蔡志軍表示。

所有受閱裝備均為國産現役主戰裝備

譚民介紹,這次參閱武器裝備有兩大特點:所有受閱裝備均為國産現役主戰裝備,資訊化程度普遍比較高。他進一步介紹,此次參閱的武器裝備包括我軍部分新型裝備,集中展現我軍聯合作戰裝備體系構成,比較充分地體現了我國國防科研自主創新能力;受閱裝備指揮控制能力更強,打擊精度更高,戰場適應性更好,作戰效能更大。

一些人認為我國展示新型武器裝備,是在“秀肌肉”。對此,吳謙表示:“我們既沒有意圖,更沒有必要通過閱兵來‘秀肌肉’。70年來,中國軍隊的世界貢獻有目共睹。我們自身越強,為世界和平提供的正能量就會越多。”

合練預演品質一次比一次高

在此次閱兵中,安排受閱的高級指揮員數量超過了以往歷次閱兵,60多歲的高級將領同年輕官兵一道訓練、一道受閱。

“這次閱兵安排較多的高級指揮員受閱,著力樹立帶兵打仗、礪將謀勝的鮮明導向,展現身先士卒、以上率下的良好形象,宣示絕對聽黨指揮、勇於擔當盡責的高度自覺。”蔡志軍説。

譚民介紹,本次閱兵集中訓練,大體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基礎訓練階段,主要是進行單方隊、單梯隊等訓練;二是合成訓練階段,主要組織15個徒步方隊、32個裝備方隊、12個空中梯隊各自的整體合練,做到整體成勢;三是合練預演階段,主要是組織全要素、全流程訓練。

蔡志軍説,按照統一的計劃安排,受閱部隊已在天安門地區組織了三次合練預演,可以説訓練品質一次比一次高,整體效果一次比一次好,做好了正式受閱的充分準備,“讓我們共同期待那莊嚴神聖、激動人心時刻的到來。”

(程欣然參與采寫)

《 人民日報 》( 2019年09月25日 04 版)